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卫红1,林挺锐2,毛朝霖1,周欣2,武建刚1,刘可星2(深圳市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硝酸铵废液制备新型UAN的作物与土壤生态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陈任连1,蔡茜茜2,周丽华1,袁勇2,余震3,王跃强3(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甘肃某冶炼厂区土壤重金属铅、镉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史广宇1,2,余志强1,2,施维林1(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外源物质的影响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魏榕1,2,刘冀1,2,张特1,2,张茜1,2,彭涛1,2,刘艳丽3,4(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雅砻江流域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张富荣1,柳洋1,史常明1,赵云飞1,肖锦锦1,汪霞1,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潘禹,王克勤,宋娅丽,张雨鉴,郑兴蕊(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华山松林凋落物养分释放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王玉洁1,刘蓓蓓1,万全2,周峰平3,刘文深3,汤叶涛3,张妙月3,仇荣亮2,3(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与迁移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王耕,王佳雯(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丹东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李强1,何连生1,王耀锋1,2,曹莹1,高存富1,刘晓雪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检测与实验中心;华北理工大学).中国冶炼行业场地土壤污染特征及分布情况[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徐颖1,马艺铭1,张溪1,彭健1,宿超然2,史永强1,汤家喜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尹雪斐1,2,3,杨蕊嘉1,2,3,刘玉玲1,2,3,铁柏清1,2,3,聂宁1,2,3,杜辉辉1,2,3(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省灌溉水源水质污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产地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Cd(II)与As(V)在土壤铁氧化物和细菌表面上的共吸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李少宁1,2,李嫒1,2,鲁绍伟1,2,张伟宁3,徐兰1,2,赵娜1,徐晓天1(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北京燕山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沈阳农业大学;河北美术学院).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黄赛花1,刘通1,黄友良2,3,高原雪1,李文改1,余炜敏1,吉喜燕4(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佛冈沃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益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蚯蚓粪复配硼钼调理剂对土壤改良和茄子生长的影响作用[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刘建康1,2,张克斌3,冯湘3,刘新月3(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封育方式对荒漠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王娜1,楚鑫磊1,勾蒙蒙1,李乐1,喇蕗梦1,刘常富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陈灿灿1,2,马红亮1,2,高人1,2,尹云峰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施氮与凋落物去除影响下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氮素矿化潜势和硝化潜势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宋珂辰1,王国会2,许冬梅1,王星1(宁夏大学农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温度敏感性[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刘振坤1,2,吴华勇1,刘峰1,张甘霖1,3,4,李德成1,郑光辉2,曾荣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焦化场地近20年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胡梦姗,叶长盛,卢磊(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市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姚付龙,张静,杨海军,夏倩倩(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博格达山北坡表土花粉散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高峰1,陈晓玲2,杨文府3,4,姚月5,汪雯雯4(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汾河太原段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特性及来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吕海波(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黄河中游河道滩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强度的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吉喜燕1,唐静懿1,叶璟2,吴世超1,黄赛花3,侯梅芳1,3,李鑫1,许文武4(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对普通小球藻胁迫作用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柴晋鹏1,陈学刚1,2,阿里木江·卡斯木1,2,高鹏文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变化与贡献度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钟嘉文1,单晓冉1,章家恩1,2,3,4,向慧敏1,2,3,4,任晓巧1,黑泽文1,刘清山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酸雨对生菜的光合、抗氧化系统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