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ng Yuan,Hai Gang,Cui Xiangbin,Lv Da,Qiao Gang,Li Rongxing.Mass balance of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from 2013 to 2018 estimated using the input-output method with updated remote sensing products[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Chen Long.Pyroxenite melting at subduction zone: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mafic arc magmas[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Cheng Mengqi,Zuo Zhiyan,Lin Zouxing,You Qinglong,Wang Huan.The decadal abrupt change in the global land vapor pressure deficit[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Wang Weibo,Jing Chunsheng,Guo Xiaogang.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of the 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downwelling irradiance in the Polar Ocean[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Chen Sheng,Xue Yuhuan,Yang Baoshan,Yu Yongqing,Qiao Fangli.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wind waves on air-sea momentum fluxes[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Pan Songqi,Guo Qiulei,Zou Caineng,Jing Zhenhua,Yuan Ming,He Ying,Zheng He,Mu Ying,Yang Zhi,Li Shixiang,Zhou Xinping,Wu Songtao,Liu Hanlin,Yang Feng,Han Yuanjia.Identification of sweet spots in shale-type and siltstone-type "shale oil systems":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 7 Member in Ordos Basin[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Wang Jun,Wang Liming,Yan Shuang,Ma Yong,Xu Diankui.Mineralization of the Lianhuashan Sn-polymetallic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dynamic metamorphism:Constraints from cassiterite geochemistry and U-Pb geochronology[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7期
-
陈发虎1,2,谢亭亭1,2,杨钰杰2,陈圣乾1,陈峰3,4,黄伟2,陈婕2,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所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界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我国西北干旱区“暖湿化”问题及其未来趋势讨论[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王文强1,2,李懿龙2,张振国2,3,信丹华2,何仲秋2,张伟2,陈晓非2(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广东省地球物理高精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9月5日泸定M6.8级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徐润宏1,史培军1,高妙妮2,3,王艳君2,3,王国杰2,3,苏布达1,2,3,黄金龙2,3,林齐根2,3,姜彤1,2,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地理科学学院,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聂海宽1,2,3,刘全有1,4,党伟5,李沛1,2,3,苏海琨6,包汉勇7,熊亮8,刘珠江9,孙川翔1,2,3,张培先10(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型氦气富集机理与资源潜力——以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戴坤1,2,郑勇3,郭汝梦2,徐建桥2(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2019年长宁地震序列的震源性质:来自流体的影响[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程佳1,2,许冲1,2,马健3,徐锡伟1,4,朱鹏宇1,2(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从活动断层分段到地震地质灾害与财产人口损失风险——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唐艺1,2,万世明1,3,赵德博1,于兆杰1,徐兆凯1,张晋1,宋泽华1,李梦君1,靳华龙1,焦文军1,董宏坤1,李安春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三千万年以来西太平洋黏土矿物记录的亚洲干旱及构造-气候驱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刘润川1,2,3,贺怀宇1,2,3,Thomas SMITH1,2,3,叶汉青1,2,3,王华沛4,张徐航1,2,3,苏菲1,2,3,刘子恒1,2,3,郭伟1,2,3,杨鹏5,张川统6,薛丁帅1,2,3,曹婷4,李健楠1,2,3,蒋学龙4,何叶1,2,3,陆超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古地磁与行星磁学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月球高地陨石NWA 15528撞击历史及源区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王冲1,米罗斯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球系统中的真极移[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王欢1,2,3,左志燕1,4,5,张楷文1,6,步露蕾1,肖栋7(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地表气温的热动力影响[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陶春辉1,2,郭志馗1,梁锦1,丁腾3,杨伟芳1,廖时理1,陈明1,2,周飞4,陈杰4,汪楠楠1,5,刘小禾1,5,周建平1(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Université Paris Cité,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硫化物成矿模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麻晓晴1,尹志聪1,2,3,曹不凡1,王会军1,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气象条件对京津冀地区O3和PM2.5双高污染的影响及对减排的启示作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辛中华1,侯贺晟2,韩江涛1,3,4,刘立家1,3,4,刘财1,3,4,王天琪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自然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长白山火山综合地球物理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地电磁数据揭示中国东北地区牡丹江缝合带俯冲极性及活化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程猛1,2,3,张子虎1,3,金承胜4,魏巍5,王海洋6,Thomas J.ALGEO2,7,8,李超1,2,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与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of Geolog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寒武纪早期南华盆地盐度及水文动力学过程重建[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韩如冰1,杨顶辉1,李秋生2,黄荣3,张洪双2,李江涛4,陈昊5,叶卓6,符伟7(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华南东部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成像与深部动力学机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Liu Ting,Gao Yanqiu,Song Xunshu,Gao Chuan,Tao Lingjiang,Tang Youmin,Duan Wansuo,Zhang Ronghua,Chen Dake.A multi-model prediction system for ENSO[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Wang Huan,Zuo Zhiyan,Zhang Kaiwen,Bu Lulei,Xiao Dong.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nd its thermodynamic and dynamic effects 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Ma Xiaoqing,Yin Zhicong,Cao Bufan,Wang Huijun.Meteorological influences on co-occurrence of O_3 and PM_(2.5) pollution and implication for emission reductions in Beijing-Tianjin-Hebei[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Wang Chong,Mitchell Ross N.True polar wander in the Earth system[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Liu Runchuan,He Huaiyu,Smith Thomas,Ye Hanqing,Wang Huapei,Zhang Xuhang,Su Fei,Liu Ziheng,Guo Wei,Yang Peng,Zhang Chuantong,Xue Dingshuai,Cao Ting,Li Jiannan,Jiang Xuelong,He Ye,Lu Chao.Impact history and origin of lunar meteorite Northwest Africa 15528[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