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广胜,林虎,钟巍华,张长义,刘健,杨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基于W型试样确定A508-Ⅲ钢参考温度T0的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黄瑀琦,蔡杰进(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基于OpenFOAM的5×5棒束流动数值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邓超群,向烽瑞,贺亚男,牛钰航,巫英伟,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MOOSE平台的棒状燃料元件性能分析程序开发与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马莉娜,宋丽娟,杨永刚,王亚东,马彦,戴雄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尿素14C胶囊中55Fe分析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龚军军1,陈志刚1,黄颂新2,门金凤1(海军工程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92267部队).新型耐高温中子屏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王世联,王军,李奇,樊元庆,张新军,贾怀茂(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和北京放射性核素实验室).基于核试验监测数据的模拟γ能谱分析国际能力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李睿之,孙世乔,周一东,张立军,张生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WRR屏蔽层活化源项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贺新福(MIET).序言[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7期
-
王兵1,2,罗跃1,2,李寻2,郑志宏2,陈茜茜1,2,汪润超2,刘金辉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地球化学模拟分析杂质矿物对酸法地浸采铀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宋海声1,马通达1,2,麻林召1,吕柏阳1,2,刘鹏浩2,马佳宁2,3,秦秀波2(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市射线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PCA-GA-SVM的n/γ甄别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张琦1,顾汉洋1,肖瑶1,杨珏2,朱俊志2(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5×5螺旋十字型棒束组件阻力与交混特性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张泽秦,王成龙,孙浩,张大林,秋穗正,苏光辉,田文喜(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碱金属高温热管启动运行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段倩妮1,王成龙1,张大林1,秋穗正1,苏光辉1,田文喜1,徐建军2(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余热排出系统中的热管设计及传热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何少鹏1,2,王明军1,2,章静1,2,田文喜1,2,苏光辉1,2,秋穗正1,2(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OpenFOAM的液态金属铅铋三维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谭冰,蔡杰进,刘荣,常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高压下含不凝性气体的冷凝换热模型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周日峰1,2,3,胡小龙2,唐杰2,谢东洋2,刘瑜川2,安康1,2,3(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ICT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辨率CCD辐射探测器串扰校正[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汪家梅1,朱天语1,鲍一晨2,刘晓强2,陈凯1,张乐福1,郑会3,杨双亮3(上海交通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溶解氧和溶解氢对冷变形690 MA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规律[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李萍,宋杰,盛杰,严思梁,薛克敏(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低活化马氏体钢限制性模压织构演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贺林峰1,余周香1,武梅梅1,李正耀1,李玉庆1,孙凯1,刘晓光1,2,焦学胜1,刘蕴韬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石墨双晶单色器性能检验及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陈思远,秦浩,王成龙,张亚培,张大林,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绕丝结构对氦氙气体流动换热特性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刘圣华1,2,吕哲3,杨劲松1,杨庆华1,张慧3,于波3,张曼丽3(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加速器质谱14C微量样品制备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胡安康1,2,邱睿1,2,王文静1,3,段文思1,2,武祯1,4,李春艳1,4,李君利1,2,康天良5,牛延涛5,冯泽臣6(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成像参数优化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张明昊,王成龙,孙浩,代智文,张大林,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辐照条件下高温锂热管不凝性气体产生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张海琼1,2,3,4,胡楠1,2,3,4,刘宇1,2,3,4,李方1,2,3,4,巴建涛1,2,3,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罕见病研究中心;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医用回旋加速器常见固体靶金属核素应用优势与生产实施[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张胤1,王成龙1,唐思邈1,李建2,张大林1,秋穗正1,田文喜1,苏光辉1(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固态热管反应堆模拟装置热工水力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孙昌昊1,2,张磊2,郭秋菊3,肖德涛1,王善强2(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单层丝网法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中结合态氡子体的影响评估[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贾玉文1,段晓1,张厚明2,段天英1,徐启国1,毛欢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堆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设计优化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卫光仁,柴宝华,韩冶,张亚坤,冯波,毕可明,杨斌,王晨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高温钠热管传热性能试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李虹锐1,薛秀丽2,周志伟2(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绕丝棒束组件低流速时摩擦阻力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
陈祖国,杨红义,许义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快堆钠-水直流蒸汽发生器七管样机热工水力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