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雅洁,刘云根,王妍,杨波(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岩溶地区典型蕨类植物卷柏根系分泌有机酸特征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邸静,左宏亮(东北林业大学).新型增强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端部面板钉节点受力性能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左宏亮,王照稳,李熠诗(东北林业大学).改性亚麻纤维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试验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荣兴1,张德晖2,黄文城2,郑文鑫2(福建农林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毛竹竹篼顺横纹抗剪性能的试验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葛梦妍1,顾宸瑞1,陈坤1,王伟1,王楚1,刘桂丰1,汪广宇2,姜静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嘉懋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转betA基因小黑杨生长及适应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倪佳馨,韩有奇,周军丹,李泓漪,姜宇,刘志明,韩世岩(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木质素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宋淑媛,顾宸瑞,李春旭,王楚,刘桂丰(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应用曲线模型解析施肥对白桦苗期年高生长节律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政,杨茗麟,肖泽芳,王海刚,王永贵,梁大鑫,谢延军(木质新型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高熔点石蜡处理木材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妍1,李立华2,徐宗艺3,王艳敏3,李静3,白卉3(中国林学会;黑龙江省林学会;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速生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东北地区主栽杨树品种的SSR分析及鉴定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任伟超,徐姣,樊锐锋,刘美琦,于欣欣,王思嘉,马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柳属染色体倍性与基因组大小测定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刘思康,史泽林,宋宏阳,甄贞(东北林业大学).坡度对应用机载激光雷达估测人工针叶林单木参数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吕运舟,董筱昀,梁珍海,孙海楠,黄利斌,蒋泽平(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转录组的黄山栾树MYB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孙家佳,杜亚飞,包瑞敏,张智,杨可心,魏罡(东北林业大学).松仁肽及其Zn2+螯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的对比分析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启航,母军,臧小榕,张静,张扬(北京林业大学).热压成型胶接软木板应力松弛转变机理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刘婷婷,张鑫艺,隋小宇,陈刚,王慧玉,张杰,孙辑凯,徐涛(齐齐哈尔医学院).咪唑型离子液体溶液中纤维素酶荧光活性测定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海燕,邵金彩,王静,肖可,李庆卫(北京林业大学).NaCl胁迫对5年生蜡梅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孙技星1,钟成2,何宏伟3,努热曼古丽·托乎提1,李卉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鄂西地质测绘队).2000—201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连续遥感监测及其变化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运林(贵州师范学院).老爷岭典型林分内地表不同层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及湿度码预测模型适用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武赫,董利虎,李凤日(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冠下4个主要树种更新幼树树高生长模型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煜,李崇贵,刘思涵,马婷,吴梦月(西安科技大学).应用哨兵2A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树种的识别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彭徐剑1,靳全锋2,詹庆斌1,郭福涛3(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应用地理加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浙江区域野火的相关因子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泽宁1,郭彩云1,郭胜伟1,李芳2,吉生丽3,聂恺宏3,白双成3,李根前3(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榆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平茬高度对中国沙棘根蘖能力的影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卢宝慧1,高成林2,赵玥2,刘晨阳2,杨鹤2,唐玲玲3,许永华2(吉林农业大学;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电力医院).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人参不同栽培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姜延,马秀兰,郭亚馨,孙方园,孙静,何昕阳(吉林农业大学).不同分层土壤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马爱云,李凤日,董利虎(东北林业大学).应用混合效应法建立的杂种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海瑜,杨振景,王树力(东北林业大学).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间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差异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洋,刁健,郝昕,马玲(东北林业大学).PGP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姚文静,王茹,王星,杨蒙,郑毅,丁雨龙,林树燕(南京林业大学).淡竹实生苗构件生物量模型拟合与分配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余秋岫,刘彩贤,金晓玲,谭殷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紫花含笑开花进程中花被生理生化与色素变化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郑通1,杨华巍2,李碧鹰3,任利利1,石娟1(中法欧亚森林入侵生物联合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太仓海关口岸生物安全防控实验室;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松树蜂毒素腺解剖结构和毒素成分1)[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