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志雄.长江设计集团技术人员参观长江科学院承担的安哥拉凯凯水电站调压室模型试验[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6期
  • 刘玉娇.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派员参加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学术年会[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6期
  • 付浩龙.长江科学院与海南松涛灌区管理局就灌区现代化改造规划项目开展前期技术交流[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6期
  • 周杨1,2,张家铭1,2,朱纪康1,2,余梦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基于原生微生物MICP的土体加固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陈品章1,杨海浪2,胡波1,刘军1,龚壁卫1(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基于植被恢复的水泥改性膨胀土换填土复合改良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高虎,王秋生(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床中值粒径对桥墩冲刷坑演化过程的影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徐金海1,2,张晓悟1,2,刘智兵1,2,孙垒1,2,侯胜军3(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汇二矿).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力学响应及能量演化规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王连锐1,陈筠2,杨恒3,黄阳1,黄洋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对红黏土强度的改良效应及机理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赵秋雨1,江鹏1,2,3,朱志强1,吴艳兰1,2,3(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大学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1975—2020年环巢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邱维钊,杨秀娟,陶然,樊恒辉,赵文赫,刘昊,刘翼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仿岩溶碳酸氢钙改良膨胀土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张少强1,黄筱云1,2,程永舟1,2,沈保兴1(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滑坡涌浪近远场划分及其水波特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罗平安1,2,罗布3,4,沙志贵2,5,唐见1,2(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江让乡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总河湖长办公室;长江科学院).河湖长制下跨界河湖联合管理保护对策研究 ——以太湖为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赖杭1,2,邹显勇1,范光伟1,杨跃1,田茂春1(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智慧水利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河湖岸线综合监管系统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于航,戚承志,朱守东,赵发,王晓娇(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高精尖中心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深海能源土抗剪强度的理论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刘向峰,郝国亮,于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露天矿排土场草本植物根系加固效果[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蔡宜晴1,李文辉1,于泽兴2,李其江1(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广东省防汛保障与农村水利中心).长江源区降水时空演变规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何士华1,赖毅舟1,叶凤艳2,沈春颖1,潘锋1(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时空变化[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刘颖1,郑荣伟2,齐艳芳3,陈宏彩4,5(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廊坊师范学院理学院;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河北省信息安全认证技术创新中心).基于SVMs-GA模型的微灌系统管网优化设计[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徐旭,丁刚,姚文娟(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风浪流荷载下基于AQWA的海上Spar型浮式基础稳定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左建1,林云发1,邓山2,连雷雷1,王现正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丹江口水库兴利效益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何金文,孙钧键,程军(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坝前水位过程线特征参数的标定与统计特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胡建林1,2,高鹏飞1,崔宏环1,2,张玉龙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干湿循环作用下铁尾矿砂水泥土强度劣化规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李齐荣1,2,3,苗则朗1,2,陈帅1,2,李珂1,2,蒲明辉1,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中南大学地灾感知认知预知实验室;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基于多模态分类模型的芦山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赵洪星(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电渗联合化学溶液加固淤泥质软土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董芸1,2,周泽聪1,李鹏翔1,2,刘畅1(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锦屏一级大坝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抑制措施的长期有效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雷蕾,喻志强.长江科学院部分科普教育依托场馆介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 李家正(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工混凝土材料研究进展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