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筱斐1,2,周程1,2(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一步之遥,八年光阴:丙肝病原体的发现到证明之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4期
-
本刊特约评论员.生物多样性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4期
-
李泽霞,郭世杰,董璐,李宜展,魏韧,张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空间光电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团队;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数据计算平台团队).趋势观察:国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4期
-
文彦杰.数据资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4期
-
王法明1,2,3,唐剑武3,叶思源4,刘纪化5(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中国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及碳中和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张继红1,刘纪化2,张永雨3,李刚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杨宇峰1,2,罗洪添1,2,王庆1,2,贺志理2,3,龙爱民4(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州区域低碳经济重点研究基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增加海洋碳汇和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平行哲学:智能产业与智慧经济的本源及其目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孙昌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量子力学诠释与波普尔哲学的“三个世界”[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石拓1,郑新庆2,3,张涵1,2,王啟芳2,钟昕1(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珊瑚礁: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在蓝色碳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王誉泽1,2,鲁鋆1,刘纪化3,4,张传伦1,2,5,6(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深圳分部;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泵集成”打造海洋 CO2负排放生态工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宋大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赵云,乔岳,张立伟(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海洋碳汇发展机制与交易模式探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朱教君1,2,3,高添1,2,3,于立忠1,2,3,于丰源1,2,3,杨凯1,2,3,卢德亮1,2,3,闫巧玲1,2,3,孙一荣1,2,3,刘利芳1,2,3,徐爽1,2,3,张金鑫1,2,3,郑晓1,2,3,宋立宁1,2,3,周新华3,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尔森林痕量气体与同位素通量监测研发联合实验室;美国坎贝尔科学仪器公司).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监测研究平台(清原科尔塔群)[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张月鸿,蒋芳,刘登伟(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陈宜瑜(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专栏序言:建设“镇站之宝”,提升野外站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唐川,张娟,王立娜,徐婧(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研究组).趋势观察:2017—2020 年信息技术领域热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本刊特约评论员.推动海洋碳汇成为实现碳中和的新力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3期
-
焦念志(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支撑国家“碳中和”需求[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