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泉泉1,王芸1,王科珂2,倪萍3,孙鹏1,苏为涌1,张碧柳1(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海关技术中心;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形态中心).新疆两盐湖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雷婷婷1,2,陈良仲1,陈绍兴1,沈亮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微生物对低温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彭子淇1,罗宇同1,陆阳阳1,李可1,李文均1,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我国主要河口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细菌降解及生物修复强化方式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孙瑜1,牛明杨2,刘俏3,庄光超3,王风平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海Formosa冷泉区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与分布规律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赵卓丽1,李冰2,蒋宏忱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南极冰下水生态系统微生物与生源元素循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岩溶土壤有机碳库分配、更新及其维持的微生物机制[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聂小琴1,2,3,董发勤1,2,刘明学4,李小安3,黄文波1,王成林1,逯小静1(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绵阳市中心医院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含磷大分子与铀酰相互作用模拟计算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卢璇1,王云燕1,2,瞿才燕1,2,唐溪1,2,唐崇俭1,2(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体硝化体系中砷的解毒机制探讨[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晓翠,李秀颖,宋玉芳,严俊,杨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有机卤呼吸微生物菌群营养交互的作用机制[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程宽1,2,3,李涵2,杜衍红2,董海波2,刘同旭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介导铁还原耦合氨氧化过程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龙明亮1,2,朱潇2,3,4,李芳柏2,5,吴云当2(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培养条件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电极生物膜及细胞形貌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刘永红1,2,房保柱1,2,高磊1,2,李丽1,2,王爽1,3,蒋宏忱1,4,李文均1,5(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抗逆植物基因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巴里坤盐湖退化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潘鑫1,2,佘智祥1,2,邵锐1,2,杨程1,2,王绍平3,王广成3,岳正波1,2,王进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某酸性矿山废水坑湖中细菌群落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陈秀云1,冯杰2,王红梅1,3,刘邓1,3,窦艳芳2,张江华2,马丽媛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阳泉市水利局;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山西阳泉老窑水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功能驯化[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孙明雪1,2,宿蕾1,2,李江涛1,2(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热液环境中嗜中性微需氧铁氧化菌的多样性、生物矿化作用及其代谢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汪文强1,2,赵长明2,3,张新芳2,陈玉莹4,刘勇勤1,4(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极冰川冰尘微生物及其介导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张世仑1,2,王大威1,2,尹榆钧3,靖波1,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竞争抑制作用对渤海J油田微生物降解驱油聚合物功能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王大威1,2,张世仑1,2,靖波1,2,张健1,2,杜君1,3(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生物竞争排斥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影响[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洋1,2,唐书恒3,4,5,陈健1,2,陈萍1,2(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影响煤生物气化的物化特征及煤预处理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姚文勇1,2,3,陈松泽1,2,3,何炜1,2,3,周敬倬1,2,3,张传伦1,2,3,4(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上海佘山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珠江口外东澳岛海域MG I古菌和藻类的昼夜变化关系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范敬阳1,2,3,王红越1,2,3,王泽铭1,2,3,王润博1,2,3,徐爽1,2,3,程安宁1,2,3,于景丽1,2,3(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锡林河流域潜在不产氧光合细菌陆向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成语1,宋腾龙2,田雪歌1,王艳红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套平原不同深度高砷地下水硫酸盐还原菌群落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谢倩1,2,韩喜球1,2,3,魏铭聪2,3,邱中炎2,董传奇2,4,吴月红1,5,吴雪停2,3,余娟2,3(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卧蚕热液羽流影响区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演化[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闫广盛1,马力1,王露霞1,于志成1,杨渐1,普布多吉2,吴耿1,蒋宏忱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滇藏热泉arxA基因型厌氧砷氧化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李文均1,2,3,蒋宏忱4,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地质微生物学专刊[J].微生物学报,2022,第6期
-
余涵霞,梁浩林,王子轩,杨晓宇,李伟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薇甘菊根际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促生作用[J].微生物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