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蒋腾飞1,姜谙男1,许梦飞1,李兴盛2(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爆破累积损伤模型的岩溶基坑防突厚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陈卫忠1,隋群1,2,王鲁瑀1,2,解佩瑶1,2,田云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岩石节理面应力–渗流耦合剪切流变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刘志义1,2,甘德清1,2,甘泽1,2(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工程实验室).微波照射后磁铁矿石动力学性能及破碎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阙云1,黄瑞1,林沛元2,3,杨光华4(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化增量法计算土钉轴力的模型准确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江文豪1,2,詹良通1,2(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虑井阻随时间变化下砂井地基的非线性固结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陈世江1,常建平1,姬长兴2,吴祥业1,杜广盛1,杨志东3(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内蒙古福城矿业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燕子山矿).两统计参数评估结构面粗糙度探讨及试验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董宗磊1,童晨曦1,张升1,2,盛岱超1,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粗粒土颗粒破碎的级配转移矩阵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7期
  • 张睿1,赵程1,2,幸金权1,潘昊宇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平节理模型的花岗岩固有微裂纹对裂纹演化影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肖维民1,2,傅业姗1,2,朱占元1,2,吴志友1(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胶结岩石节理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A1期
  • 杜毅,晏鄂川,蔡静森,周游,王纪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直线型复合式滑坡渐进破坏力学模型及稳定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苏永奇1,2,3,马巍2,钟秀梅4,王谦4,穆彦虎2(甘肃煤田地质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冻融循环对重塑青藏粉质黏土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A1期
  • 郭明伟1,2,董学超1,2,沈孔健3,王水林1,2,兰高洁1,4,陈哲文1,5(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超大沉井基础取土下沉端阻力变化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A1期
  • 张开雨1,2,夏开文1,2,刘丰1,2(天津大学水利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Voronoi多边形离散的DDA方法模拟岩石破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朱赛楠1,魏英娟2,王平3,张枝华3,吴晓宾3,王文沛1,杨柳3(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大型单斜层状基岩滑坡变形特征与失稳机制研究——以重庆石柱县龙井滑坡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刘丹1,2,黄曼1,2,洪陈杰1,2,陈炫男1,2,杜时贵1,2(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基于代表性取样的节理岩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雷乐乐1,王大雁2,李栋伟1,王永涛3,张斌龙2(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考虑应力水平影响的冻结黏土变形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A1期
  • 胡峰1,2,3,李志清1,2,3,孙凯1,2,3,胡瑞林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冻土石混合体、冰石混合物和冻土在压、拉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对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A1期
  • 陈国庆1,张岩1,李阳1,潘元贵1,金长宇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石真三轴加载破坏的热–声前兆信息链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李祖勇1,杨更社1,魏尧2(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白垩系冻结砂岩解冻过程中蠕变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陈卫忠1,卢琛1,2,于洪丹1,李翻翻1,雷江1,马永尚1,李洪辉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长期力学特性研究若干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赵毅鑫1,2,王小良1,2,郭延定3,郝宪杰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基于能量释放率的不同赋存深度砂岩脆性指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薛东杰1,2,路乐乐1,易海洋3,武志德4,张庆森1,张泽朋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考虑温度和体积应力的分数阶蠕变损伤Burgers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李江乐1,2,王社良1,张世荣3,刘中华1,郝延周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南城建学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无柱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罗豪良1,滕继东1,2,张升1,2,盛岱超1,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试验室).冻土未冻水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5期
  • 肖成志,李海谦,高珊,王子寒(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循环荷载下台阶式加筋土挡墙力学与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卢志国1,2,3,鞠文君1,2,3,高富强1,2,3,伊康1,4,孙卓越1,2(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基于非线性储能与释放特征的煤冲击倾向性指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8期
  • 谭婕1,2,王奎华1,2,涂园1,2,吴君涛1,2,郑茗旺1,2(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直径变截面桩速度波衰减特性研究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刘秀敏1,2,陈从新1,2,于群群3,夏开宗1,2,刘轩廷1,2,王月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黏土颗粒含量对土洞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9期
  • 王刚1,2,3,王世斌1,2,李怀兴2,3,秦相杰2,3,李胜鹏2,3(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考虑煤体孔–裂隙介尺度特征的水相渗流演化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8期
  • 谢亦朋1,张聪2,阳军生1,陈彬3,傅金阳1,祝志恒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局部粗粒化离散元的冰水堆积体隧道围岩破坏特征与加固措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