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走进马克思哲学深处与展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林洁(浙江大学中文系).新出土王勃撰《赵士达墓志》一误[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王卫平,潘伟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清朝雍正时期慈善政策的调整 ——雍正所谓慈善乃“道婆之政”说驳议[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高森(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清史稿》勘误一则[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王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清代“贪官例”之所指[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张康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风险社会中看规则与规范[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张前程1,2,范从来3(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从“失衡”走向“均衡”: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的非对称性[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兼美作为方法 ——中国文化兼性智慧视域中的《红楼梦》[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邱耕田(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安全之维的哲学审视[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张梧(北京大学哲学系).重建人伦日用: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重大课题[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欧阳康1,2,翁诗杰3(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的国际对话* ——历史回顾、现实透析与未来前瞻[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付建荣(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挠劳”词义补释[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王婧(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大学东亚佛教诗学研究中心).论佛教诗学的“兼性”智慧[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杨继光(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太姥民间文书》文字校理[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仝相卿(浙大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全宋文》沈邈文辨正[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我身何是?我知何识?我心何属? ——中国人学研究需直面当代三问[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
宋华.《春晓》[J].江海学刊,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