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卢超,李文丽(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京沪深创新策源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国家科学技术 “三大奖”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任福君(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党领导下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周茜(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基础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特征与运行[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安孟(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提升区域创新效率[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蔡猷花1,曹芸菁1,陈国宏1,2,梁娟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杜丹丽,赵丹,简萧婕(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后发企业如何实现追赶性成长 ——基于华为纵向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刘雨枫,冯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与路径 ——基于科技经济融合度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郝盼盼,曹碧倖,贺亚楠(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城市群内企业创新投资是否存在联动效应 ——来自国家级城市群的证据[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吴柯苇(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 ——以 《科普法》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科学家价值传播的再认知与讲好故事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尹聪慧1,任声策2,蒋一琛3,4(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智江南”智库).中国高价值专利的技术扩散路径多维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俞立平1,钟昌标2,王安然3,林强文4(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广州商学院科研处).创新政策的测度及不同政策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伊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和科技的交互融合[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2期
  • 陈堂1,陈光2,陈鹏羽3(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运行机制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刘军1,2,钱宇1,2,曹雅茹3,李廉水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制造业智能化驱动因素及其区域差异[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李晓秋,余晨(重庆大学法学院科技法治研究中心).论新 《专利法》中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确立及完善[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吴振其,郭诚诚(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管理述评:实践、议题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许钊1,高煜1,2,霍治方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贺德方1,祝侣2,周华东1,武雨婷2(科学技术部;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付龑钰,彭正银(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冗余资源、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王彦雨1,高芳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线图规划模式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刘海鸥1,2,何旭涛1,高悦1,苏妍嫄1(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燕山大学互联网+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共治·共享:区块链生态赋能双创空间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梁宇,郑易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数据共享中的数据伦理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王成军,徐雅琴,方明,胡登峰(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三重螺旋视角下合肥创新发展的建设主体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熊勇清,王俊峰,秦书锋(中南大学商学院).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政策效果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危怀安1,2,文圆1,李旭彦3(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集成激励机制 ——基于湖北省多案例探索性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李昱璇1,汤志伟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以S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张新平1,2,章峥1(中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地位及其法律治理[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刘刚,刘捷(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需求和政策驱动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东莞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 李秀坤1,肖广岭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合型创新体 ——清华大学与地方合作的新范式[J].中国科技论坛,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