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丽,李东阁,张焱娜,肖月,陈仕琦(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对游戏化元素偏好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王保华1,熊余1,姚玉1,储雯2,吕翊1(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生教学评价情感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刘倩,李颖(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动选择: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 ——基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肖婉(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民族志:“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的新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傅骞1,张力文1,马昊天1,郑娅峰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编程韧性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简婕1,马萍2,张晓彤2(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技术的教育价值:21 世纪人的发展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杨开城1,窦玲玉1,公平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培识(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论STEM 教师的专业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4期
-
余明华1,张治2,祝智庭3(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基于学生画像的项目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卢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学交互层次对大学生在线深度学习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贺宝勋,张立国,庄科君(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游戏化评价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何文涛,梁晨,庞兴会,路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陈鹏1,黄荣怀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设计教育的路径及策略探析: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刘革平1,刘选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跨学科比较视域下智慧教育的概念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宋宇1,邬宝娴2,郝天永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面向知识建构的课堂对话规律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刘光星(重庆大学法学院).“区块链+教育”:耦合机理、风险挑战及法律规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柳晨晨,于澎,侯洁蕊,王佑镁(温州大学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在线学习中互动讨论模式如何影响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王雪,高泽红,徐文文,张蕾(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反馈的情绪设计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郑刚,杨雁茹,张汶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生命价值与技术变革的现实“联姻”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哲学审思[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徐显龙1,徐浩鑫1,林易1,沈王琦1,王敏红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复杂技能综合学习的研究主题与发展趋势 ——基于2000—2019 期刊论文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汪向征,汪基德(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实质等效: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最低目标的实现与超越[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王泰1,曾悦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正则等价的虚拟学习社区角色分类[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王娟1,谢晗2(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交流情境对学前儿童叙事表现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盛创新,倪妙珊.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理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魏小东,孙靖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文献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第十二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组委会;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第十二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2021)会议通知[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
魏同玉,徐文彬(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论知识构成及其对知识教学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