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林晓华1,张宁2,王润泽2,陈岩1,王蕊2,3,郭胜利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微塑料种类、浓度和粒径对黄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陈璐西,段志鹏,张小橙,陶澳敏,何云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活性炭及硫化双因素改性纳米零价铁去除溶液中Cr(VI)的特性及条件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李云飞1,2,乔浩2,王健2,陈岩2,张洪海1,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交叉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秋季长江口海域海水和大气中BTEX的分布及环境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王扬,刘旻霞,宋宜凯,王晓雯(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河流域大气对流层O3和NO2时空变化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黄海涛1,2,3,王崇1,4,耿康慧1,4,伍贤辉1,4,魏彩春1,2,3(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理工大学生态环保现代产业学院).富里酸对A. ferrooxidans活性和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高博文,郑志南,牛志睿,黄华,闫萌青,候艾佳,刘羽,山宝琴,任景俞(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延安市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磁性Z 型MnZnFe2O4@Ag3PO4异质结的构建及光催化活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黄振华1,孙水裕1,2,关智杰3,廖小健1,陈少金1,莫志华1,周星帆1,侯树梁1,戴文灿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Co3O4-C@Al2O3 活化过一硫酸盐耦合化学沉淀去除EDTA-Ni及其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李苹,于童,路浩,孙守芳,王凌雪,赵云龙,施雪卿(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碳纳米管导电膜降解水中氟苯尼考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程辉1,李航2,宋萍1,贺琳珂2,胡槿宜2,封磊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分子印迹型Zn 改性石墨相氮化碳(MI-Zn/g-C3N4)吸附-降解微囊藻毒素-LR的效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朱腾义,张玉,程浩淼,鄢碧鹏(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纳滤膜去除有机微污染物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杨柳,沈振兴,魏军强,才让什加(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西安市冬季霾污染过程生物气溶胶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李磊1,徐锋1,孙茂祥1,杨桂朋1,2,3(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研究所).秋季东海海水与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分布、通量和环境控制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张丽梅1,黄明强1,朱敏聪1,王伟超1,胡惠敏1,赵卫雄2,胡长进2,顾学军2,张为俊2(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福建省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物理化学实验室).氯化铁细粒子对苯二次有机气溶胶化学组分和光学性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张秋英1,李兆1,2,王健祺1,2,柏杨巍1,王凡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水北调东线湖泊硫酸盐污染现状与成因分析—以东平湖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雍亮1,王毅博2,冯民权1(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混合土地利用下长河流域硝酸盐污染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刘怡1,2,雷淑兰1,2,赵家宇1,2,吴梅1,2,田兴磊3,刘永林1,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GIS 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城市化快速发展区河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张静1,赵艳2,陈思宝3,张洪瑜1,李璇1,孙翠竹1,赵莎莎1,李锋民1,4,5(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威海齐心环保咨询有限公司;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可降解共混塑料在海水中的光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冯新宇1,钱飞跃1,2,3,王建芳1,2,3,王思凡1,谢璐琳1(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季节性水温变化对单级自养颗粒污泥反应器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王谦1,王雪蕾2,3,徐雯婷4,申茜4,黄莉2,3,黄伟5,朱南华诺娃2,3(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遥感监管技术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吴萍民1,冷艳2,程斌3,李师翁1(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兰州兰生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外源ABA对镉胁迫下绿豆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徐雪飞,曹若馨,曾维华,解钰茜,石建斌(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面向控制单元的北运河水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李蕾芳1,2,3,陈洁莹1,3,陈磊1,3,陈世博1,3,许焱喆1,3,郅晓沙1,3,沈珍瑶1,3,4,杨大文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WAT模型水库模块改进及流域氮磷通量模拟[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杜捷晖,李远,王学江(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光老化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基可降解微塑料吸附Pb(II)的影响及其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胡俊,刘如意,於建明,陈建孟(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S-1 强化微生物电解池丙硫醇降解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林跃胜1,2,马康1,周浩1,刘王兵3,4,方凤满1,2,支俊俊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基于地貌单元的安徽省耕地土壤pH 空间变异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阎秀铭1,罗家仪1,刘千钧1,陈志良2,肖荣波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铁基复合材料对土壤Cd-As的同步稳定化[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李映成1,2,李卫明1,2,张续同1,2,刘子健1,2,高雅坤1,2,王芳炜1,2,丁爽1,2(三峡大学,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江支流玛瑙河氮形态与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分布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贾华伟1,2,邵军荣3,于洪伟2,4,朱宗强1,胡承志1,2,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凤眼莲生长性状的干扰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王谦1,王国镇1,2,唐铎1,刘紫佳1,洪启浩1,张雨晨1,宗琪1,侯潇楠1,姚梦菲1,郑雨晨1,盛超1,周志祥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聚苯乙烯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及其转染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陈文文1,李蕊1,2,李晓明2,3,康永飞2,胡斌2,3,侯锋4,李朋5,刘刚2,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智宇天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河岸过滤系统中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