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慧1,李梦琦1,程文娟2,张余良1,赵会薇3,赵杰1,王立艳1,肖辉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设施蔬菜土壤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黄战1,马泽跃1,冯雷1,2,徐巧1,2,排日旦木·阿不来提1,柴仲平1,2(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实验室).氮肥施用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马世豪1,王建霄1,张认连2,龙怀玉2,申哲2,王转2,徐爱国2(河北工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冀西山前冲积扇区土壤机械组成模型制图对比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白萱1,焉莉1,朱健菲2,高强1,李旭1,孙萌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近40年来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郭瑞1,周根华2,金光1,周平1,颜少宾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6个桃园养分、重金属、抗生素特征分析与评价[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武海霞1,2,任瑞瑞1,宋福如3,宋利强3,宋继强3,康佳腾1,郭海刚1,程东娟1(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有机硅复合肥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李蕾,付敬锋,魏盛,曾涛,韦海龙,张军,程乙,宋碧(贵州大学农学院).不同连作年限对薏苡土壤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华智超1,2,高淼1,汪甜1,2,贾晟楠1,王纪忠2(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不同连作年限不同生长时期对大蒜土壤性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刘梦婷,郭涛,邹冬生,张满云(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重点实验室).不同土壤湿度下多菌灵的连续施用对土壤氮矿化速率与脲酶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阚佳钰1,程建华1,2,唐翔宇1,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中丰富和稀有细菌分布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赵海燕(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施氮、磷肥对秦岭北麓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李欣燕1,邵志晖1,王方玲1,2,王俊3,阳苇丽4,赵铭钦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湖北省十堰市烟草公司竹山烟叶分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德阳市公司;四川省烟草公司达州市公司).保水剂对干旱胁迫下雪茄烟叶次生代谢物质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刘明琪1,刘春媚1,曹洪宇2,纪小辉2,李双廷1,王海婷1,崔涵1,孙月1,杨劲峰1,韩晓日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普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市腐植酸产业技术研究院).不同生物炭对风沙土土壤养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苏珊珊1,张吉立1,彭程2,王龙3,尚磊4,蒋雨洲1,王鹏1,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泡农场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大西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对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李艳丽,白金顺,赵林萍,李兆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潜力与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何翠翠1,张文2,刘立生3,周斌1,4,文石林3,汪秀华1,吴景森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作物种植对梯田土壤肥力要素演变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王甜恬1,2,孙凤霞2,孙楠2,李然2,马星竹3,周宝库3,徐明岗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Olsen法有效磷对提取温度的响应及量化关系[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施鸿鑫1,2,张骞3,钱海山2,3,袁雨龙3,王先哲1,张国顺4,沈建林3,张志剑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谷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临平国顺家庭农场).虻粪有机肥对枇杷土壤理化性状与细菌群落演变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程李洋,何浩,刘立佳,鲁伟丹,李俊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有机替代下麦后复种绿肥的土壤培肥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周维杰1,吴川德2,李钟淏1,李婷玉1,罗照西3,刘斌3,巫和义4,阮云泽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农业服务中心;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不同营养类型有机肥对芒果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薛文涛,张玲,孙昊,孙钦平,吴荣,田野,陈益山,邹国元,刘善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草酸不同添加方式对堆肥氮素损失控制效果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卜容燕1,韩上1,余忠2,宋莉2,王慧1,李敏1,程文龙1,唐杉1,孙义祥1,王家宝1,武际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安徽省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王学寅1,2,王磊2,3,王长江2,3,林道秀1,解怀生4,5,林钟扬4,5,全斌斌1(浙江省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市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浙江省地质调查院;自然资源部平原区农用地生态评价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近15年温州市主要农用地土壤酸碱度变化趋势及成因探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周玲红1,2,3,刘淑军1,2,刘立生1,2,郝小雨4,黄晶1,2,刘彩文5,申华平1,2,马星竹4,谷子寒6,张会民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衡阳市石鼓区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黑龙江省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衡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东北典型县域稻田不同肥力土壤剖面肥力变化特征及验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吴泽璐1,石心怡1,李思贤1,黄薇1,王楠1,朱林1,柳开楼2,马超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江淮耕地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研究所).不同腐秆剂施用对安徽沿淮稻田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宋福如1,侯静2,宋利强1,康莲薇2,宋志强3,曹子库4,任毅诚5(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邯郸市永年区农业农村局;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甲基硅氧烷改性有机硅对土壤酸碱调节的作用及机理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高兵1,2,方雪娟1,2,3,钟东亮1,2,4,许肃1,2,黄葳1,2,崔胜辉1,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餐厨垃圾堆肥对城郊菜田产量及氮利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王若莹1,2,王利春1,郭文忠1,李海平2,李灵芝2,范凤翠3,王研1,2,秦黎1,2,李友丽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有机液肥浓度与灌溉下限协同对基质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徐鸣爽1,2,3,王敏羽1,张万洋1,2,戴志刚4,李旭春5,李小坤1,2(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湖北省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基础地力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何翠翠1,王华1,周斌1,2,张文3,刘立生4,吴景森1,耿金锴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地膜覆盖对热带地区南瓜产量及土壤碳氮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