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钰1,闫耀廷2,赵刚3,张文伟1,豆丽萍1,李可夫1,宋展树2,高丽2(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氮肥运筹对黄土高原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氮代谢的调控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易茜1,朱从桦1,2,谭杰1,3,张嘉莉1,曹跃强1,孔凡磊1,袁继超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米易县农牧局).施钾量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基部节间特性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邓雪婷1,薛冬1,刘君辉1,高蓉蓉1,邓琳2,何琳燕1(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产聚谷氨酸耐盐碱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改良砒砂岩土壤的作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耿梅梅,张丽萍,王久荣,李春勇(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样品粒径、制样方法对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19种元素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赵凤艳1,张勇勇2,冯晨1,白伟1,郑家明1,蔡倩1,张哲1,杨宁1,向午燕1,孙占祥1,冯良山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不同玉米行对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贡献的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武海霞1,2,任瑞瑞1,宋福如3,宋利强3,宋继强3,康佳腾1,郭海刚1,程东娟1(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有机硅复合肥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陈静茹1,王晓巍1,2,马彦霞2,张玉鑫2,蒯佳琳2(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河西冷凉灌区膜下滴灌娃娃菜产量和品质对水肥耦合的响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李蕾,付敬锋,魏盛,曾涛,韦海龙,张军,程乙,宋碧(贵州大学农学院).不同连作年限对薏苡土壤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华智超1,2,高淼1,汪甜1,2,贾晟楠1,王纪忠2(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不同连作年限不同生长时期对大蒜土壤性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阚佳钰1,程建华1,2,唐翔宇1,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中丰富和稀有细菌分布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赵海燕(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施氮、磷肥对秦岭北麓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6期
-
苏珊珊1,张吉立1,彭程2,王龙3,尚磊4,蒋雨洲1,王鹏1,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泡农场有限公司;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大西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对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李艳丽,白金顺,赵林萍,李兆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潜力与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宋福如1,侯静2,宋利强1,康莲薇2,宋志强3,曹子库4,任毅诚5(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邯郸市永年区农业农村局;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甲基硅氧烷改性有机硅对土壤酸碱调节的作用及机理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周玲红1,2,3,刘淑军1,2,刘立生1,2,郝小雨4,黄晶1,2,刘彩文5,申华平1,2,马星竹4,谷子寒6,张会民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衡阳市石鼓区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黑龙江省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衡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东北典型县域稻田不同肥力土壤剖面肥力变化特征及验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高兵1,2,方雪娟1,2,3,钟东亮1,2,4,许肃1,2,黄葳1,2,崔胜辉1,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餐厨垃圾堆肥对城郊菜田产量及氮利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吕慧丹1,黄玉波2,赵士诚1(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骆晓声,寇长林,郭会粉,吕金岭,李太魁,郭战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滑县农业农村局).化肥减施及节水对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氮和磷流失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周维杰1,吴川德2,李钟淏1,李婷玉1,罗照西3,刘斌3,巫和义4,阮云泽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农业服务中心;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不同营养类型有机肥对芒果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何翠翠1,王华1,周斌1,2,张文3,刘立生4,吴景森1,耿金锴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地膜覆盖对热带地区南瓜产量及土壤碳氮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张静1,张兆彤2,3,殷子月4,许咏梅5(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乌鲁木齐气象局;新疆农科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我国核桃主产区果实氮磷钾养分吸收阈值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王斯妤1,涂贵庆2,王璠3,董方1,陈东元1,陈钱1,金玲莉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九江学院江西油茶研究中心).冬季绿肥对江西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陈香,梁林洲,董晓英,李九玉,王超,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酸性土壤改良技术领域专利情报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吴超玉1,2,王洋3,牛晓倩1,4,刘腾腾2,李键2,贾小旭1,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关中平原地区果园和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温晓雨1,杨树青1,张万锋2,郭富强1,马卫华1,王伟3(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恒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师范大学).西辽河流域苏打盐碱地养分特征及现状评价[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何翠翠1,张文2,刘立生3,周斌1,4,文石林3,汪秀华1,吴景森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作物种植对梯田土壤肥力要素演变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程李洋,何浩,刘立佳,鲁伟丹,李俊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有机替代下麦后复种绿肥的土壤培肥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徐鸣爽1,2,3,王敏羽1,张万洋1,2,戴志刚4,李旭春5,李小坤1,2(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湖北省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基础地力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刘明琪1,刘春媚1,曹洪宇2,纪小辉2,李双廷1,王海婷1,崔涵1,孙月1,杨劲峰1,韩晓日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普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市腐植酸产业技术研究院).不同生物炭对风沙土土壤养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
王若莹1,2,王利春1,郭文忠1,李海平2,李灵芝2,范凤翠3,王研1,2,秦黎1,2,李友丽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有机液肥浓度与灌溉下限协同对基质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