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卓远1,李华林1,于佩丹1,谢晨新1,张守红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运河上游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与最佳管理措施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司静宜1,洪亚军1,2,夏鹏1,3,白英臣1,冯承莲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我国土霉素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与标准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郝晨林1,巢世军2,邓义祥1,温泉1,辛莹2,杨晓丽2,张鹏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黄河流域(青海段)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博伦1,2,刘玲玲2,黄占斌1,侯红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UNMIX模型的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刘杰1,2,王明飞3,邓建明1,2,陈翔宇4,汤祥明1,2,曾蕾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AQI、颗粒物和臭氧时空演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李晓娜1,2,张睿含1,张倩影1,崔芷茁1,李婉婧1,田静雯1,宋洋3,王震宇1,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绿色低碳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江南大学生物质能源与减排技术江苏省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炭服务农田生态系统“碳中和”的机制和潜力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冯如帆1,伦小秀1,王强1,李庆坤2,黄浩瑜1,李万勇1,李丹1(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聊城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业城市人为源VOCs排放特征及典型行业控制对策:以聊城市为例[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王可鑫1,2,张鑫2,纪元元2,李红2,樊凯3,高锐2,4,贺美1(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榆林市生态环境局;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贡献[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徐亚1,王京京1,2,李淑1,3,黄启飞1,刘彦君2,刘玉强1,董路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黄河流域固废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董赵鑫1,2,丁点1,2,姜越琪1,2,郑昊天1,2,邢佳1,2,王书肖1,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PM2.5和臭氧对前体物减排和气象变化的响应及其政策启示[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夏永杰,周璐,牛越,陈仁杰,阚海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2020年中国大气臭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影响的疾病负担分析和健康经济学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淼1,丁椿2,孟赫3,高健4,李彦1,王桂霞1,林晶晶1,许杨1(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环境空气中PM2.5与O3的复合污染特征与时空变化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刁一伟1,王红磊2,沈利娟2,杨孟1,施双双2,卢文2(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2015—2021年南京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个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黄慧倩1,2,胡浩鹏1,3,杨斌1,宁志铭4,Solomon Felix Dan1,李嘉玉1,沈奇健1(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海湾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杨锐1,何席伟2,甘序2,齐昭栋2,张徐祥2,任洪强2(南京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复合菌群生物强化削减NPEO内分泌干扰毒性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刘泽泓,卞兆勇(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壳聚糖增强疏水性硅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卞锦婷1,2,黄凌1,2,李红丽1,2,李瑞1,2,姜森1,2,廖加强1,2,王杨君1,2,李莉1,2(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大学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期多路径减排效果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杨易梅1,周世萍1,李惠娟1,李奇生2,武自强2,杨广斌1,朱鑫泽1(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毒死蜱暴露对蚯蚓的亚慢性神经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2期
-
姜珺秋1,2,王雪莹1,王宇航1,樊庆锌1,尹飞1,谷庆宝3(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极地环境与生态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张心怡,龚斌,薛浩天,李庆旭,赵颖,孟晓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Sb(Ⅲ)和Sb(Ⅴ)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杜忠毓1,王剑武2,邢文黎1,肖江1,薛亮1,侯红3,陈光才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喀斯特锑矿植被恢复区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晏利晶1,姜淼1,赵庆良1,王琨1,王维业1,党金霞2,于成龙2(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库恩环境修复工程有限公司).基于Meta分析的中国工矿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张伟琦1,谢涛1,孙稚菁1,王茂林2,蔡喜运2(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六价铬[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谢冬燕1,曹斐姝1,2,陈建平1,林宏飞1,王靖文1,唐万鹏1,廖长君1,朱红祥1(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低分子有机酸对高浓度锑砷污染土壤的淋洗效率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张昊1,杜平1,李艾阳2,陈娟1,张云慧1,李敏2,王海燕2,张海燕3(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张家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发展与建议[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李昕婧,李海波,吴秉泽,刘洋,范付豪(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β-环糊精壳聚糖改性生物炭固化稳定化土壤中镉和铬[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康得军1,2,3,张芳2,吕茳芏3,龚亚萍1,赵颖1,脱向银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宁夏远声绿阳林草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浸泡淋滤作用下煤矸石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规律及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袁贝1,2,杜平2,李艾阳1,张昊2,陈娟2,张云慧2,王海燕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污染地块层次化风险评估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程佳琪1,2,马宏瑞2,常健1,3,潘明慧3,李琴莲2,王谦4,侯红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土壤锑胁迫下赤子爱胜蚓在个体和细胞水平的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
李英华,黄天赐,钱杰,孙嘉茹,李海波,吴纪国(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