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1,沈业松2,杨子博1,杜莹莹1,周羊梅1,王安邦1,刘畅1,顾正中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黄淮麦区部分强筋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马明明1,李迎春1,薛澄2,张蕾3,赵运成1,马欣1,韩雪1,居辉1,张馨月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冬小麦品质时空变异特征及关键气象因子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赵力烨1,2,宋利军1,3,李立群1,李学军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分院;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氮代谢和贮藏蛋白生物合成对小麦面筋品质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米勇,钱兆国,孙宪印,王超,牟秋焕,孙盈盈(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高产节水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泰科麦38[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李晶,贺永斌,邢雅玲,李鹏程,周谦(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陇中7号[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1期
-
户雪敏1,陈富华2,陆可心1,李拥军2,石磊3,李宇翔1,胡小平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农村部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樊城区牛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襄阳市植物保护站).湖北襄阳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数量的周年动态[J].麦类作物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