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柴健1,2,唐仲霞2,3,白嘉奇1,2,管芸1,2(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公园背景下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的能力和意愿关系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戢晓峰1,2,3,白淑敏1,2,3,陈方2,3,4,普永明1,2,3(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综合交通发展与区域物流管理智库;云南省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效率视角下省域交通碳排放配额分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于丽卫,孔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府规制如何影响农户绿色创业意愿?——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刘浩,韩晓燕,薛莹,吕杰(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化肥减量逻辑:替代和匹配——基于东北三省741户玉米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张茹倩1,李鹏辉1,沈镭2,3,4,徐丽萍1,钟帅2,3,4(石河子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生态足迹视角下的陕西省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龚佳宁1,孙旭1,姚喜军2,3(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自然资源部西部能源开发区国土生态与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人地关系视角下县域尺度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以伊金霍洛旗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王国兰,王玥,李旭,耿雅妮(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千河下游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苗恒录1,2,王健1,2,张瑞强1,2,李锦荣1,2,高天明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风况与输沙势研究——以希拉穆仁草原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陈嘉嘉1,2,黄磊1,贾鸿飞1,2,杨利贞3,杨贵森1,2,姚军4,张艳艳5(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漯河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天水市生态环境局甘谷分局).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盛玉章1,谢永生1,2,3,王渭玲4,骆汉1,2,陈洁5,邹衡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汉唐农业标准化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宝鸡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草产量及药用成分对氮磷钾肥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唐明贵1,2,胡静1,肖璐2,陈娴2,吕丽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贺鼎1,2,王子瑜1,张杰1,张俊3,杨震1,2,孙喆1,2(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北京市延庆区长城小站文化传播中心).北京明长城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段存儒,丁蔓,王华,武照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社会资本、政府满意度与居民大气环境支付意愿——基于石家庄市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苏淑仪1,周霞1,周玉玺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机肥替代能提高农户收入吗?——基于山东蔬菜种植户数据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陈云飞1,周金龙2,3,4,胡艳1,曾妍妍2,3,4,王松涛5(内江师范学院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绿洲区表层土壤硒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莎日娜1,于明含1,2,丁国栋1,2,赵媛媛1,2,赛克1,2,张个兴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沙质农田油沙豆保护性耕作优化模式的风洞模拟试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薛珂1,郑果1,李德生2,马小涵3,刘建平1,郑涛1,阳峰1(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川西地区紫色土抗剪强度水敏性试验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孙涛1,王祺1,刘世增2,孙得祥3,林官明4,尚雯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单排光伏板防风固沙功能的风洞模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李清雪1,2,贾志清1,2,3,何凌仙子1,2,高娅3,杨恒华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降雨格局对高寒沙地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田琨,杨彩红(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免耕对不同麦玉轮作方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强婷婷1,白露超2,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型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阿卜杜外力·阿卜杜克热木1,安外尔·阿卜杜热伊木1,肖正清2,刘素红3,比拉力·依明1,玛丽亚木·玛木提1,米尔扎提·依明1(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天山雪岭云杉树冠降雪截留实验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代立芹1,康西言1,姚树然1,王猛2,孟丽华3(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唐山市气象局;临西县气象局).河北省玉米高温热害监测与定量化评估指标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赵晓娜1,2,陈琼1,陈婷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人兽冲突现状与牧民态度认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吴宇斌1,徐进才2,郝润梅1,王考1,庞颖3(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内蒙古科瑞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及优化分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徐蕴(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20年《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发文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4期
  • 马千惠,郑少锋,陆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708个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石志恒1,张可馨2(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孙鹏飞1,郑军1,赵凯2,周升强1(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评价研究—以安徽金寨县农户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汤家喜1,2,李玉1,朱永乐1,向彪1,谭婷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生物炭与膨润土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