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凤芝1,单怡1,李宜倍2(山东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空视角下台儿庄古城游客幸福感关系研究——以难忘旅游体验为中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王俊伟1,李伟1,2,陈瑾芳1,田忠琼1,拉琼1(西藏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研究中心).西藏尼洋河干流河岸带维管植物区系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方泰军,白露超(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不同生长状态祁连圆柏针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张学渊,颉耀文,朱陇强,郭泽呈,王浩然,西桂林(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历史时期新疆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李明阳1,党宏忠1,陈帅2,刘春颖1,杨伟3,乔一娜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毛乌素沙地南缘樟子松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王鹏军1,刘永英2,佳依娜·别尔马汉3,梁灵炜1,买买提明·苏来曼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塔城地区裕民县第一中学).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生态类型和组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刘奔腾1,2,杨程1,2,张婷婷3(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兰州新区支行).生态宜居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乡村建设质量评价——以陇东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田辽西1,2,王具文2,3,冯建宏2,3,康亮1,2(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甘肃省地下水工程及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陇东黄土高原白垩系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及缺水区找水方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徐宁伟1,路斌1,陈强2,于晓跃1,柴诗瑶3,刘子扬4,路丙社1(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唐山学院艺术系;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燕山地区叶底珠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乌达木1,郝润梅1,王考1,窦银银2,萨日盖1,匡文慧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呼和浩特城市热岛调控优先区识别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4期
-
田磊1,史冰心1,孙凤芝1,张淑娴1,王贝贝2(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李惠敏1,郭青霞1,丁一1,康庆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TAM框架的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西省欠发达地区5307份农户样本[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张昊,张倩,张旭光,孙志宏(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西部农业企业绿色发展测度与制约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张会吉1,薛桂霞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少数民族地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黔东南州533个农户调研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刘利娟1,2,陈海滨1,3,邵砾群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草原补奖是否促进了牧户增收与收入多样化?——基于青海省微观调研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范文杰,崔冀娜(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基于环境规制视角下牧户风险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于皓1,2,董智1,杨建英2,刘瑞超3,曹楠3,毕彪2,毕洋涛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基于CT扫描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其入渗能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刘旭1,2,白一茹1,马娴1,2,王幼奇3,2(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生物炭对黄绵土水分吸渗特征及水力学参数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韩晋仙1,李二玲2(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玉米重金属影响因素探测及其污染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李文杨,李向阳,刘秀青,周成博,岳建华(河南省信阳农林学院林学院/信阳市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干旱锻炼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闫昕1,晏雄2,解长雯2,周裴妍1(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文化管理研究生教育中心;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红色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链式生成机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关士琪1,2,3,赵孟琳2,3,唐增2,3,李国梅4,张岩2,3,杨全俊2,3(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玉树州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草地流转的收入效应——来自青藏高原牧区的证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木合塔尔·沙地克1,2,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3,刘国勇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地确权对农地产出与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新疆七地州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韩军辉1,杨雨婷1,甄林芝1,付晓2,牛俊杰2(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新冠疫情冲击下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于潇1,2,罗钰韬2,刘诗婷3,陈会娟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基于基底波动力分析的干碎屑流有效摩擦系数试验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何庆1,张风宝1,2,李潼亮1,罗佳茹1,李玄添1,杨明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归因解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王云英1,裴薇薇1,2,王新1,2,文焱彬1,2,杜岩功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草地蒸散量长期变化与适应性模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张乐春1,张登山1,汪海娇2,吴海倩3(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农林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青海湖湖东沙区风季起沙风况及输沙势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程红霞1,林粤江2,王勇1(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基于GPM的新疆降水聚集区域提取及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
张颖1,樊鑫2,樊保国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省临汾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方枣区果实成熟期连阴雨致灾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