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冯文瀚,李金彪,周聪,蒋翔鹤,陈金林(南京林业大学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不同林龄鹅掌楸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乐通潮(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泰森多边形与传统四株树法的天然红树林空间结构比较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董雪1,2,迟悦春3,郝玉光1,2,陈海玲1,2,杨战1,2,刘亚楠1,2,赵英铭1,2,黄雅茹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磴口分中心;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平茬年限对沙冬青光合特性与比叶面积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罗旋,韦小丽,骆漫,岑娇(贵州大学林学院).轻基质配方对红豆树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超凡1,张国君2,徐刚标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省泰格林纸集团有限公司).杨树种质SSR指纹数据库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强,谢君毅,牛芸,袁希,方海富,马丽丽,郑诗禹,郭晓敏(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马瑞婷,常陈豪,贺文,闫东锋(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抚育间伐对栓皮栎人工林直径和树高分布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邦国1,申展1,2,沈学桂1,陈怡君1,龙芝润1,黎祖尧1,2(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雷竹林覆盖不同发热物质发热规律及对土壤温度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黎达,邢艳秋,黄佳鹏,杨书航(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基于双目立体视觉SLAM的林下实时定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康佳鹏1,韩路2(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塔河源荒漠河岸林灰胡杨与多枝柽柳种群空间格局与空间关联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马瑞,王芝琪,李桾溢,王玉杰,缪宁(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大学教育部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城市环境下桑寄生植物的7年扩散动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豆春峰,李明,朱代根(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基于声发射技术模拟蛀木害虫羽化孔洞缺陷检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陈爱军,唐波,贺国京,王解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光友1,徐建民1,李昌荣2,陈健波2,郭东强2,陆海飞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杂交桉家系在桂北生长及优良性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斌,李正才,黄盛怡,原雅楠,张雨洁,秦一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菇木林目标树择伐林窗的形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苏珏颖,冯仲科,李萍,常晨(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手杖式测树仪立木树高量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惠云1,2,王立1,杨克彤1,王梅1,张金武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生态监测和林业调查规划院).白龙江干旱河谷常见灌木树种叶片持水性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吴义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艳丽,何潇,张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有机肥配比对中秋酥脆枣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仝真,徐爱俊(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基于改进ResNet-UNet的立木图像分割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符群1,2,钟明旭1,王萍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不同干燥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品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欧阳泽怡1,2,陈雯彬2,3,欧阳硕龙4,李志辉2,何友军1,颜立红1,蒋俐媛1,田晓明1,向光锋1(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低磷胁迫对赤皮青冈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何应会,蒋燚,黄荣林,姜英,刘菲(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江南油杉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哲夫1,肖化顺2,龙时胜2(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基于混合效应的湖南马尾松次生林单木生长模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于金鑫1,张宏2,潘泰臣1,邱志斌1,高晓晓1,张胜利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回归旋转分析的秦岭北坡华山松容器育苗基质配比和施肥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学良1,姚俊修2,刘翠兰2,李善文2,任飞2,李庆华2,吴海涛3,翟红莲3,吴德军2,邢世岩1,高红萍4(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木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山东博华高效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政府林业站).7个接骨木无性系苗木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与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吴宏炜,张伟志,田意,严铭海,庄崇洋,江希钿(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基于哑变量的湿地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连玉珍1,2,3,曹丽花1,4,刘合满1,4,杨红4(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色季拉山西坡高海拔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林文泉1,高伟2,叶功富2,尤龙辉2,聂森2,刘海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海岸沙地木麻黄林立地质量评价及类型划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