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卓菲1,鲍沁星1,黄晓2(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图像视角的钱塘观潮景观空间特征[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殷炜达,苏俊伊,许卓亚,刘志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应用[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吴隽宇1,2,朱榴奕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广东虎门炮台遗址整体性特征及保护利用策略[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张志强1,2,郑曦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明清画意叠山与山水画皴法比较研究[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徐昉(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碳中和背景下风能发展对景观规划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孙妍艳1,杨凌晨2,3,施皓2,3(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研究中心).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 ——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黄通1,曹悦2,刘峰3(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YWA严伟风景园林工作室设计二室;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YWA严伟风景园林工作室;北京未来科学城置地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碳中和主题公园 ——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设计探索与实践[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郑曦.碳中和与设计应对策略[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栾河淞,薛晓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明代太仓弇山园复原再探[J].风景园林,2022,第5期
-
莫非1,徐悦1,付彦荣2,车生泉1(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蓝绿空间管理视角下伦敦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演变(2002—2021年)[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李源,李险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意象的“诗化”再现 ——明代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认知[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吕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北京中轴线辨识与保护[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曹胜昔1,2,赵艳1,3,杨昌鸣1,赵海明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兵器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事会;天津仁爱学院建筑系;中国兵器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生态风景道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 ——以崇礼区冬奥风景道为例[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徐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土景观遗产系统的认知框架[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王依明1,林中杰2,顾汝飞1(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图尔特·韦茨曼设计学院).邻近自然环境接触在中老年人疫情压力与焦虑情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李端杰1,2,王梦晗2,王洁宁2(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基于应急避险行为模拟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优化 ——以济南市泉城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刘爽1,方小山1,2,吴任之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庭园空间形态对热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启示[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青木信夫1,2,徐苏斌3,1(天津大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日工业遗产调查与评估研究的比较与借鉴[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张祥,赵骏,吴雪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城市绿地形态对区域环境噪声的影响[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徐昉,崔庆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欧洲矿业遗产价值识别、保护与再生经验及启示[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张梦晗1,刘京一2,史敏3,林箐1,4(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与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可持续性的相关性[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AECOM(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日常与神圣的协同对话: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胡安·曼努埃尔·卡诺·桑奇斯,王冬冬(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矿业废弃地景观、文化与遗产价值[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傅舒兰,潘丁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近代风景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邹晖(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建筑学院).从禅宗到迷宫般的沉醉:圆明园狮子林与苏州狮子林的历史与美学交往[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王子尧1,张诗阳1,王向荣1,林箐1,2(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耦合多元数字技术的采石场景观设计路径 ——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修复设计[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徐桐.在人类世重拾诗意栖居的智慧[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
西村幸夫1,傅舒兰2(国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日本风景认知与景观保护体系的发展脉络[J].风景园林,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