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尹桂芳1,段迎2,杨晓琳2,蔡苏云2,王艳青1,卢文洁1,孙道旺1,贺润丽2,王莉花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苦荞FtC4H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肖钦之1,周立1,邓斌2,滕林娟3,李小慧1,秦凌1,王贵1,甘在德1,卢朝军2,崔国贤4(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公司;湖南省烟草公司;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单株留蒴果数对湘烟5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高凤云,斯钦巴特尔,周宇,贾霄云,苏少锋,赵小庆,金晓蕾(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基于SSR标记的胡麻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关联分析[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龙瑞平1,张朝钟2,戈芹英2,万卫东2,王勤2,李贵勇1,夏琼梅1,朱海平1,杨从党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水旱轮作下穗肥氮用量对机插粳稻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分析[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闫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喷施多效唑对糜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何宇轩1,李雅娟1,周明卓1,眭锋1,吕伟生2,张俊3,曾勇军1,黄山1(教育部和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秸秆全量还田下施用过氧化钙对南方双季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周德龙1,孟令聪1,郑淑波1,王楠1,李穆1,王薪淇1,卢实1,王敏2,刘文国1,路明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农村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农作物育种南繁基地开放实验室;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快速高效检测转基因玉米方法的建立[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林晓阳,杜德志,柳海东,李钧(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农业农村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青海省春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恢复系核心种质构建[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韩德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科学土壤质量爱辉观测实验站).大豆炸荚表型精准检测方法的研究[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郜战宁1,王树杰1,冯辉1,薛正刚1,杨永乾1,宋晓朋1,介元芬2(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二棱大麦品种(系)的综合评价[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葛昌斌1,张宏套1,廖平安1,曹燕燕1,黄杰1,乔冀良1,郭春强1,王君1,秦素研1,张兰1,夏明聪2,程斌3,张立异3(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漯河市抗赤霉优质小麦种质创制及新品种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贵协3号小麦衍生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及农艺性状分析[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纪军建,霍阿红,寇淑君,王瑶,左振兴,杨德智,付国庆(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张家口分中心).基于DUS测试分析华北春谷品种选育基本性状的选择趋势[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 冯素芬1,刘元剑2,许蕊淇2,张薇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J].作物杂志,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