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杰1,王安娜1,张薇2(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新都蜀龙学校).论感情的教育化及其践行方式[J].教育评论,2017,第8期
-
郑勇.勇探教育 筑梦幸福[J].教育评论,2017,第8期
-
王勇1,王明强1,孟宁宁2(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校地协同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途径与策略[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彭冬萍1,曾素林1,2(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实施路径探析——基于全过程管理理论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肖慧(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武汉大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田良臣,董琪(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院).古诗词教学的边缘化困境及突破[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王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校足球文化建设“热”的“冷”思考[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段世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价值分析视域下芬兰教师教育政策探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吴仁华1,詹友基2,李建兴3,李宁4(福建工程学院校党委;福建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福建工程学院校人事处;福建工程学院).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为例[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刘丽丹,刘俊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与破解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蔺艳娥1,栗洪武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运行机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李霞1,陈虹2(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师范院校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于承杰(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校学生评价机制建设探析[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赵虹元(洛阳师范学院).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实践的进展及启示[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赵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池田大作生命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杜娟(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化”进程中教师教育课程融合发展路径分析[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李学杰(周口师范学院).微格教学:融通理论与感受教学的桥梁[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王树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澳门城市大学).“二元”视角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王继国1,李艳2,孙健3(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董杜斌(浙江农林大学校团委).“网络谣言”在青年中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黄臻,潘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易 鹏(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媒介融合时代公民法治意识培育路径[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戴理达(徐州工程学院).公共理性视域下校友资源与高校学术资源共生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陈志军1,吴震2,陈旺2(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大数据视域下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探析[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余霞(西南政法大学).“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李勉媛(广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发展及构筑策略[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黄小乐(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心理机制与培育策略[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陈怡玲1,朱志明2(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当代大学生“凭心情”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
景浩荣,马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十一小学).学生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