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易坤1,2,冯鹏2,刘易鑫1,朱亚地1,黄宇晨1,2,张颂1,2,何鹏2,魏彪2,毛本将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面向个人剂量计校准的小尺度伽玛参考辐射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4期
-
李涛1,张星汝2,何孟兵2,刘俊2,冯冰洋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晶闸管反向并联二极管组件的关断特性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4期
-
陈西兵1,2,蒋晓东2,曹林洪1,符亚军1,严鸿维2,晏良宏2(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氨水-六甲基二硅胺烷对SiO2化学膜环境稳定性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4期
-
祝德充1,随艳峰1,2,岳军会1,彭月梅1,刘佳明1,曹建社1,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高能光源增强器束流横向尺寸测量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4期
-
张万里1,史云雷2,何勇1,沈杰1,潘绪超1,方中1,陈鸿1(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量安全监测中心).雷电电磁脉冲对典型机载GPS模块的损伤效应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赵敏1,许彤1,程二威1,周星1,孙亮2,陈亚洲1(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河北德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数据链电磁干扰机理和防护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任先文,力军,龚胜刚,谭志远,于婷,孙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李亚南,刘世硕,蔡军(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宽频带G波段三次谐波放大器设计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付宇璠1,周东方1,张毅1,吕大龙1,张德伟1,许飞2(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1437部队).面向5G多波束应用的紧凑宽带Rotman透镜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王东兴1,朱燕燕1,周力任2,李瑞1,武万锋1,胡志敏1(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磁调制DCCT温漂相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李瑞淳1,2,3,张庆磊4,米清茹4,姜伯承4,王坤4,李昌亮1,3,4,赵振堂1,2,3,4(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机器学习在储存环轨道校正中的应用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曾鑫1,2,曲兆伟1,薛谦忠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G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宽带注波互作用系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朱琳1,冯国英1,周昊1,罗韵2,王建军2(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激光微纳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基于自组装膜的光纤错位型氨气传感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冯国英1,郑世杰1,谭建昌1,文俊龙1,李筱薇1,郭劲苗1,李玮1,韩敬华1,张澍霖1,蔡思傲1,罗韵2,王建军2(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激光微纳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光纤激光模场及表征技术进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李维斌,吴一,任青华,郑雪,韩艾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基于NI CompactRIO的晶闸管电源同步信号处理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李波1,2,刘华昌1,2,王云1,2,吴小磊1,2,李阿红1,2,瞿培华1,2,樊梦旭1,2,陈强1,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CSNS-Ⅱ超导椭球腔形变电场平坦度仿真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李春华1,2,王梓豪1,周宁闯1,董岚1,王小龙1,屈化民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先进光源磁铁支撑基座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董攀,刘尔祥,李杰,江孝国,王韬,石金水,龙继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氘化物阴极真空弧放电光斑分布[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陈朋1,毛待春2,陈思逾2,陈诺2,张怡龙2(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反激拓扑与RC隔离触发网络的短弧脉冲氙灯电源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周小凯,佟立丽(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氚在锆合金包壳材料中的扩散行为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李要乾,李明,宋国芳,冀鲁豫,葛涛,贾先禄,吕银龙,蔡红茹,卢晓通,张天爵(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磁场调节棒驱动系统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黄宇晨1,2,钱易坤1,2,冯鹏2,刘易鑫1,张颂1,2,何鹏2,魏彪2,毛本将1,朱亚地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同位素伽玛源准直照射辐射场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向宁静,郭秋芬,董群锋(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湍流大气中漫射目标的平均强度和信噪比[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肖晶1,2,吴刚1,2,王海洋1,2,谢霖燊1,2,程乐1,2,石凌1,2(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两种不同线栅结构的水平极化辐射波模拟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陈强1,潘嶙2,黄祥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波无线传能高性能双极化整流天线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宋萌萌1,2,周前红1,孙强1,杨薇1,董烨1(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库仑碰撞截面在等离子体粒子模拟中的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来定国,邱孟通,杨实,苏兆锋,徐启福,丛培天,任书庆(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一台基于串级二极管技术的高强度脉冲硬X射线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
(《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MRE)》编辑部).第二届全国强激光与粒子束前沿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