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睿,王邦继,刘庆想,王东,翁红(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型无刷直流电机位置系统的过程控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马壮,周东方,张德伟,张毅,吕大龙(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双枝节加载的L波段宽带高隔离度定向耦合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王可1,2,段艳涛2,石立华2,张琪2,扶庆枫2(中国人民解放军91336部队;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种基于双环差分结构的脉冲磁场传感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黄麒力1,胡林林1,马国武1,孙迪敏1,龚胜刚1,卓婷婷1,金晓1,张翠翠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量测试中心).基于量热法的大功率毫米波功率测量及校准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王旭桐,周辉,程引会(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区间的传输线感应电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李秦,柴熙源,唐运盖,王改,吴丛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X波段高功率负载的优化设计与测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邓洲,钟选明,程友峰,廖成(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C/Ku波段共口径宽角度扫描相控阵天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庹还湘,孙葆根,罗箐,吴芳芳,周天雨,卢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单谐振腔束团长度监测器耦合结构设计与仿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谭群1,2,范杰清1,赵强2,张芳2,李尧1,2,郝建红1,董志伟2(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CCD电子辐照效应三维蒙特卡罗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史楷,孙明明,顾左,岳士超(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 cm口径离子推力器力学特性模拟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王晓宁1,2,高杰1,2,安维明3,王佳1,2,李大章1,2,曾明1,2,鲁巍4(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双束等离子体尾波加速中的束流相对能散预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范庆梅1,刘佰奇2,李琦2,黄金印1,何平2,3,张红星1,周宇鹏1,魏然1,李国广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环路热管式光子吸收器的换热可行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袁雅婷1,曾冰倩1,胡桐宁1,李小飞2,樊宽军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可调电子束注入器调配调谐结构的设计及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赵旭浩1,毕绍锋2,张建德2,孙云飞2,张强2,袁成卫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所).伸缩式全金属反射阵列扫描天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肖晶1,2,王海洋1,2,谢霖燊1,2,程乐1,2,孙楚昱1,2,石凌1,2(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块化Marx发生器机芯的力学环境适应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张旭东,陈文军,张小东,孙国珍,张斌,王少明,袁建东(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加速器局部控制网形变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4期
-
杨晨奕,何玉青,赵俊媛,李国荣(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嵌入式平台的轻量化神经网络手势识别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宋伟华1,2,彭志刚1,2,侯玉斌1,2,幺鹏1,2,张奕1,2,王璞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高功率2 μm波长可调谐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陈涵天1,2,董静1,2,王海林1,2,朱广志1,2,朱晓1,2(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种具有大通光孔的碟片多程泵浦结构[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何洋1,陈飞1,万浩华1,2,季艳慧1,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纤激光泵浦MgO:PPLN高功率中波红外光参量振荡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李金雪,任晓明,郭洲,邱雄飞(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化学激光器扩压器启动特性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谭昊1,2,吴华玲1,2,蒋全伟1,2,张兰平1,2,郭林辉1,2,傅波1,2,高松信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高亮度蓝光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徐艳龙1,李文戈1,喻忠翰1,赵远涛1,高峰1,谢烯炼2(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激光毛化技术的5052铝合金粘接试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张淳耀,赵晓晖,高妍琦,王韬,张天雄,饶大幸,刘栋,崔勇,季来林,史海涛,冯伟,隋展(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近红外波段宽带时间低相干光参量放大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宗兆玉1,2,赵军普1,李森1,梁樾1,姚轲1,田小程1,黄小霞1,陈波1,郑万国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高稳定激光脉冲波形精密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窦玉焕1,束小建1,吴岱2,徐勇2,杨兴繁2,黎明2(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物院1~4.2 THz FEL装置波导谐振腔优化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马光金1,2,李春来1,2,何进1,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不同激光等离子体条件下的阿秒光脉冲产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王洪建1,2,叶雁3,阳庆国3,李泽仁3,刘红杰4(重庆工商大学制造装备机构设计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工商大学机器人与激光智能制造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飞秒激光产生的X射线双光谱成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
范伟杰1,2,冯超3,赵明华1(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外种子运行模式的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