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唐爽1,张晋瑞1,姜灵1,魏春景2,初航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内蒙古中西部宝音图群云母片岩的变质P-T轨迹与锆石年代学研究[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史鹏亮1,屈海浪1,鄂建新1,刘春发1,缪广1,2,马麒镒1,戴毅1(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吉尔吉斯斯坦布丘克造山型金矿床:来自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证据[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金若时1,2,3,朱强1,2,3(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铀矿地质重点实验室;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风成沉积体系砂岩型铀矿超常富集机制及成矿过程[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王贵云1,2,周明忠1,2,杨桦1,2,杨连升1,2,杨善进1,2,杨恩林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华南下寒武统Ni-Mo多金属层的厘定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柯伟杰1,魏广祎1,殷一盛1,何天辰2,3,俞志航1,凌洪飞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利兹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扬子地块南缘中—晚寒武世浅海多次短暂增氧及其诱因:来自碳酸盐岩铈异常及碳-锶同位素证据[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李相博,刘化清,黄军平,王雅婷,郝彬,龙礼文,王菁,魏立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干湿气候交替与内陆湖盆河流扇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刘金1,2,3,王剑2,3,马啸4,谭静强4,刘淼3,郑雨3,曹剑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疆页岩油勘探开发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甜点孔隙特征与成因——以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刘诗局1,2,3,高岗1,2,靳军4,张莉莉1,2,刚文哲1,2,向宝力4,王静1,2,王明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咸化湖相富含层状藻与结构藻烃源岩的成烃特征新探与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刘念1,2,邱楠生2,3,秦明宽1,蔡川2,3,李振明2,4,鱼占文5,王元杰5(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冀中坳陷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唐晓音1,2,3,钟畅1,2,3,杨树春4,胡圣标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研究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海及邻区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于强1,2,李荣西1,2,任战利3,雷享和1,孙现瑶1,杨麒可1,王宝江4(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昌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蓟县系古地温演化历史及岩浆热事件的影响[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李王鹏1,2,3,王毅3,李慧莉3,杨伟利3,张仲培3,陈跃4,王斌4,刘少峰5,顾浩3,钱涛6,李晓剑7(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塔里木地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研究进展[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吴嘉1,何坤2,孟庆强3,卢鸿4,钟宁宁1,方朋1,王远1,季富嘉1,杨亚南1,黄晓伟3,李亢4,赵忠峰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沉积盆地超深层有机-无机复合生烃机理及地质模式[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程业明,王曦,陈晓云,刘风香(中国地质博物馆地质标本研究与检测实验室).伊春早白垩世木化石组合:松柏类多样性和古环境指示[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刘义川1,2,鞠书彬1,2,王洋2,王旭日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宁夏牛首山地区中—上泥盆统沉积相组合特征[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王祥1,王冰2,3,马海龙4,王斌1,娄洪1,屈洋1,雷鸣1,刘一锋4(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西昆仑山前柯深—柯东地区断裂传递型超压的识别与计算[J].地质学报,2023,第3期
  • 代鸿章1,王登红1,刘善宝1,李鑫2,王成辉1,孙艳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外锂矿找矿新进展(2019~2021年)及对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启示[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刘洪1,2,李文昌1,欧阳渊1,张景华1,张腾蛟1,李佑国2,黄瀚霄1,黄勇1,李富1,陈敏华1,李樋2,吴君毅1,3,4(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基于地质建造的西南山区生态地质编图探索与实践——以邛海—泸山地区为例[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马庆佑1,2,3,曾联波1,2,徐旭辉4,耿锋3,童亨茂1,2,蒋华山3,肖坤泽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成因机制[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皇甫玉慧1,2,张金友3,张水昌2,何坤2,张斌2,田华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特征[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秦占杰1,2,李庆宽1,2,袁秦1,2,李强3,何海芳1,2,4,都永生1,2,王建萍1,2,山发寿1,2,薛超平5(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泰国国际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省有色第三地质勘查院).成矿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刘冰琪,于津海,蒋威,蔡元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赣北双桥山群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钨多金属成矿的关系[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李杰1,李凤杰1,2,李佐强3(自然资源部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七地质队).青海东昆仑三通沟地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锰矿成因分析[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张成勇1,聂逢君1,张鑫1,严兆彬1,夏菲1,刘波2,文振宇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巴音戈壁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新发现与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邓奇1,2,任光明1,宁括步1,林仕良1,崔晓庄1,罗钢镚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扬子陆块西南缘河口群沉积时限和构造属性的再厘定:兼论中元古代洋板块地层[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李兵,郭啟良,姜大伟,丁立丰,王建新,许俊闪,王显军(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汶川和芦山地震前后浅部应力对深部应力的响应及地震危险性分析[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何大双1,2,吕琴音1,2,张耀阳1,2,张鹏辉1,2,裴发根1,2,张小博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松辽盆地西斜坡中—晚二叠世古沉积环境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田恩农1,谢磊1,王汝成1,张文兰1,陈琪2,胡欢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印支期(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及相关的Nb-Ta-W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谭洪旗1,2,朱志敏1,2,罗林洪3,胡军亮1,4(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稀土资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八地质队;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川西洛莫地区燕山早期花岗岩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 于晓卫,王来明,任天龙,祝培刚,刘汉栋,张文,郭瑞朋,侯建华,王立功(山东省地质调查院).胶西北地区钻孔揭露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特征[J].地质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