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爽,郭芮兵,梁龙琪,李乙,施展,郭玉鹏,刘堃,吕中元(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朱燕超,郭玉鹏,赵旭(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虚拟仿真晶体模型——具有特色的结构化学教学数字化建设[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马品一,魏士刚,孙颖,张志权,苏星光,宋大千(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薪火相传 服务社会[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刘永新,宁德宽(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育家、科学家和科教事业领导之集大成者——唐敖庆[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郭玉鹏,吕中元,孙俊奇,徐家宁,宋志光(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三范式、四融合:化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张贺1,梁龙琪1,魏士刚1,2,郭玉鹏1,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性发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杨兵,张诗童,崔学军,苏清,高岩,林艳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应用化学学科:理工兼备 特色发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张薇,郭玉鹏,张文科(吉林大学超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超分子化学生物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超分子化学到生命机制探索及疫苗、药物研发[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雷殷,焦世惠,张海博,郭玉鹏(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综合测试平台在化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赵岩,江宇航,刘旭野,王家辉,宁德宽(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实现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江宇航,赵岩,高焓,高娜,郭玉鹏(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基于毕业学生的信息追踪与反馈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宋天佑,王莉,张丽荣,徐家宁(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教材建设的传承、发展与创新[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刘钢,谢腾峰,朱燕超,郭玉鹏(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物理化学学科:笃学致远 润物无声[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高娜,高焓,赵岩,江宇航,郭玉鹏(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做好“学业帮扶”为化学创新人才培养保驾护航[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梁龙琪,贺爽,姜惠惠,张贺,郭玉鹏,吕中元,宁德宽(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三维”立体化保障体系为化学学科教书育人做好核心支撑——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人才培养保障工作实践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4期
-
郑长龙(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大概念的内涵解析及大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李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温榆河分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李晓光1,杨仁茂2(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概念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戴光宏(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机合成复习课教学实践——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用途与合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严茹1,竺丽英1,2(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迷思概念的科学教学定格动画制作——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王磊,孙影,周冬冬(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编排的演变——基于实验探究水平和探究技能要求的视角[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李泽钜,朱慧君,王旭珍(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用水发电的那些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张四方1,2,陶宇1,程瑶琴1,杨美华1(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萃文中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家内容的变迁与启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肖莉1,牛芳2(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校).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构建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张军平1,谢逢博2,邓君1(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基于回收标志内不同数字代表塑料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合成高分子”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高薛琴1,吴永才2(无锡市江南中学;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Parsel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孙默,郑晓红(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变量控制在实验探究专题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以“镁+水”反应体系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邓逸晨1,蒋大川1,苏林2,张艳华1,伏劲松1,王乾坤3(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成都龙泉第二中学校).“离子迁移”实验的改进及其实验条件优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
唐劲军1,李金莹1,黄莹2(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浦城县第三中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化学教材研究热点及规律——基于674篇学术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1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