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罗小敏1,2,曹光胤1,潘雄3,边少锋1,李扬1,张旭焱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半参数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全球电离层TEC短期预报[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孟立飞1,2,王国强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基于行星际磁场阿尔芬特性的星载磁通门磁强计在轨标定新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韩复兴,常志邈,孙章庆,高正辉,王雪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小振幅波方程的起伏海面构建及其对地震波场传播特性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樊文杰1,左可桢2,赵翠萍2,王光明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21年6月10日云南双柏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武魁军1,吴传航1,胡向瑞1,王后茂2,熊远辉3,李娟4,何微微1(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火星O2(a1Δg)气辉高光谱分辨辐射传输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许卫卫1,袁松湧1,徐善辉1,刘政一1,徐天龙1,宋丽莉1,董传杰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长征火箭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软土层地区地震仪安装效果比对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董森,于湘伟,章文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改进的特征量方法及其在震源动力学模拟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余杭涛1,2,许闯1,3,黎晋博1,简光煜1(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重力多尺度分析方法反演月球雨海地区三维月壳与上月幔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杨海燕1,肖占山2,刘志新1,岳建华1,胡海涛2,苏本玉1,李哲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水平层状介质孔中张量瞬变电磁响应的解析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席道瑛1,席军2,宛新林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站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滞弹性衰减特征及其损伤的累积效应[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雷璐璐,金胜,魏文博,张乐天,董浩,叶高峰,盛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上地幔电导率-温度关系及在大地电磁测深法中应用综述[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5期
  • 易桂喜1,2,3,龙锋1,3,梁明剑1,2,赵敏1,张会平4,周荣军1,李勇3,刘欢3,吴朋1,王思维1,李俊1,吴微微1,2,苏金蓉1(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成都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S6.8地震序列发震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李莹1,2,田建慧1,3,李心怡1,3,李抒予1,王琼1,高原1,2,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S6.8地震深部构造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解滔1,任越霞2,廖晓峰2,何畅2,于晨1,韩盈1,卢军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前地下介质视电阻率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喆,房立华,许力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震源基本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铁宝,杨星,路茜,龙锋,管勇(四川省地震局).巴颜喀拉块体中东段MS≥7.0地震卫星红外辐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乔二伟1,2,3,4,马秀敏1,5,2,3,4,彭华1,2,3,4,张文汇1,6,翟玉栋1,李嘉瑞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北京地壳应力应变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联合泰泽(山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白山天池火山西南麓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及其实测数据在断裂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慕倩1,韩江涛1,2,3,刘立家1,2,3,侯贺晟4,刘文玉1,刘国兴1,梁宏达5,吴懿豪1,辛中华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长白山火山综合地球物理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切穿兴蒙造山带的深断面——岩石圈电性结构及改造模式[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马啸1,2,姚刚1,3,张峰1,2,吴迪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基于像素差分神经网络的断层识别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邵丹1,李桐林1,韩立国1,李月2,吴宁2(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基于时频分析与分数阶最优控制网络的地震数据噪声压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向葵1,严良俊1,胡华1,杨辉2,文百红2,苏洲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系地层重磁电物性建模及储层激电响应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左可桢1,罗钧1,赵翠萍1,陈继锋2,尹欣欣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青海门源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和孕震环境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郑佳伟,李敏,方荣新,吕黄晖,刘经南(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高频GNSS和强震数据快速反演四川泸定6.8级地震断层破裂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刘建明1,2,吴传勇3,余怀忠4,5,王琼1,2,4,刘代芹1,2,4,赵彬彬1,2,高荣1,2,高歌1,2,孔祥艳6(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新疆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新疆天山中段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武军杰1,2,智庆全1,2,李貅3,陈晓东1,2,李滨4,黄跃1,2,邓晓红1,2,王兴春1,2,刘雨歌1,2,李军4,赵毅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电磁探测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回线源地-空瞬变电磁系统及其在滑坡探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谷丙洛1,王霁川1,李振春1,魏国华2,孙卫国2,孔庆丰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井中地震三维高效黏声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刘特培,谭争光,李晓慧,杨选,刘吉平,邓志辉(广东省地震局).2018年台湾海峡6.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及应力状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 徐锐1,2,陈聪1,饶太国1,刘雪梅1,罗凌1(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GNSS资料解译2022年泸定MW6.6地震[J].地球物理学报,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