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必峰,昂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研究中的身体视角 ——从认知语言学看具身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叶明睿,吴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重生之困: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逻辑断点、行动壁垒与再路径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唐润华1,刘昌华2(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研究院).大变局背景下国际传播的整体性与差异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顾理平,范海潮(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数字遗产”的隐私:网络空间中逝者隐私保护的观念建构与理论想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国涛1,2,汪怡慧2(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为时代中国存像”:央视纪录频道的十年探索与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姚争1,徐莹2(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主流纪录片主题立意的声像表达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卿志军(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发展历程、逻辑基础与战略路径:习近平党管媒体重要论述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志安1,2,3,章震1(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省舆情大数据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党团关系视野下新机关媒的传播调适研究* ——以@共青团中央微博为个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姜智彬1,师梦瑶2(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告智能评估:基于共振效应的识别、分析与应对模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范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论互联网群体叙事的意义流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包国强,黄诚(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基于AHP-熵权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余沐芩1,杨萌芽2(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南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嵌入与浮出:媒介视角下驻村干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交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唐宁(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大运河题材影视作品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润泽1,2,王婉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管媒体:新中国新闻事业管理原则的历史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钟书平(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告学系).计算广告时代广告学科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重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向芬1,2,谭丽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走出“模糊的冒险”:刘豁轩“适体新闻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黄鸣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审视真实:我国科幻电影创意中的时间定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小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系).媒介变革进程中的民族音乐传播模式演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邵华冬,陈凌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关系构建转向 ——以中医药“一带一路”传播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周锦1,2,陈若琪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英国雷丁大学经济学系).新媒体经济视角下国产电影衍生品产业链的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马锋,张峰(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返口语文化的社交媒体* ——以Snapchat为个案的讨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赵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他者伦理下的主体性:民族IP动画中的成长寓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旭彦1,叶珲2,3(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领域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使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赵雪波(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历史和范畴:军事传播及其研究的时空坐标[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周琼1,2,曾样样3(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群体传播时代的集体行动和仪式狂欢 * ——对“饭圈出征”网络行动的个案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未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新形势下孔子学院的舆情困境:特征、原因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舒1,宋守山2(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媒体引导力的内涵、现状与实现层次 * ——一种基于认同理论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