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焕雅1,黄学勇1,柴莹飞1,薛若彤2,宋珍玉2,蒋婧琪1,钱铭怡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心理咨询师广告伦理规范现状 ——基于来源于网络的心理咨询广告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路翠萍(中北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高、低社交焦虑者对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愤怒面孔的侦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邓晶1,魏世娟2,张又文3(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伦理认知及认知偏差对双重关系伦理决策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武昱,杨丽,许晶(天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天津市自杀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室;天津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大学数学学院).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自杀意念亚型探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黄安麟,刘嘉宝,张琬婷,王佳萌,方大杉,钱铭怡(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当事人眼中高校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伦理议题:质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殷竹婷1,王若颖2,刘志军3,王丹1,曹童1,钱铭怡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院;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大陆高校心理中心咨询案例记录及管理的伦理现状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孟乐1,张积家2,李金亚3(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安市高新区第五高级中学).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情绪加工优势:音乐曝光和音乐文化经验的濡化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游琳玉,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高校咨访—师生非性双重关系的伦理特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杨依婧,陈斌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熟人社会下来访者对专业关系的态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LING Yu,HU Hui-nan,YOU Shi-yu,SHEN Xiu-yun,ZHU Xiong-zhao,ZHANG Jin-qiang(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Key Laboratory for Cognition and Human Behavior,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Faculty of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of the Fourth Huaihua Renmin Hospital,Huaihua418003,China;Medical Psychological Center,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Mental Disorders,Second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Depart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3,China).The Heterogeneity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and Related Factors: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向碧华1,郑宏2,3,周颖4,刘俊升3,5(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不同亚型社会退缩个体对社会/非社会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软件系统(第一版)简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2期
-
杨笑颜1,白玉佳1,于媛媛1,王晓琦1,吕婧1,曹建琴1,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张永欣1,董思唯1,丁倩1,2,陈阳阳1(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一个双路径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孙琦1,2,闫静怡1,2,姚晶2,杨兴洁2,刘华清2(承德医学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童年期创伤对高中生抑郁的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魏晓薇1,李强1,袁茜2,翟宏堃1,张润1,2(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透析室).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医学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颜志强1,2,曾晓3,祝寿4,陈露5(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阜阳市颍州区第三中学).青少年情绪共情和抑郁的关系:羞耻倾向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李小保,吕厚超(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心).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的关系:平衡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朱英格,董妍,张登浩(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观社会阶层与我国居民的获得感:社会排斥和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杨庆,沈明泓(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大学生目睹父母婚姻暴力经历对亲密恐惧的影响:自卑感与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张亚利1,靳娟娟1,陈雨濛1,俞国良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社交焦虑与被动社交网络使用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金翠梅,孙晓花,宋海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自我效能感及与焦虑抑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倪聪1,朱旭2,段文婷2,吴玉婷2,李昕2,王汀雨2,黄挚靖2,李博阳2,桑志芹3,樊富珉4,方晓义5(湖北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新冠肺炎疫情下单次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达莉娟1,赵彩凤1,冯丹媛2,张宁1,3(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冠疫情期间公众的内隐健康信念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周婷1,2,3,石慧芬1,2,范翠英1,2,郑月丽1,2,方勇1,2,4(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网络受欺负对儿童抑郁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潘美蓉1,2,张诗雨1,2,邱孙伟1,2,刘璐1,2,李海梅1,2,赵梦婕1,2,董敏1,2,司飞飞1,2,王玉凤1,2,钱秋谨1,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认知行为治疗与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模式及情绪症状在治疗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马姗姗1,2,王平1,谭成慧1,赵凡1,刘电芝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团体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马云青1,乔晓光2,邢晓沛1(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济南市历城区鲍山学校).父母温暖和拒绝与学龄儿童违纪行为的关系:冷漠无情特质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杨宝琰1,2,苏少青1,3(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家庭角色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
苗秀影1,曹立智2,迟立忠1(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研究所).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