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伟(浙江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孜孜的寻求——《今生今世的证据》文本解读[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徐志耀(江苏南京市弘光中学).《湖心亭看雪》的“小大”之境[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陈恒舒(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关于《苦斋记》中的“间”[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罗王军(浙江青田中学).谈《陈情表》中重复语义的层次艺术[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贾桂强(浙江湖州市第二中学).“生长式”语文课堂学情诊断的实践探析——以两次执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王荣(浙江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阅读复习课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成长——以小说《距离一米看孙子》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张玉新,马殿荣(山东无棣县聋童学校).“午夜”之误用[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余党绪(上海师大附中).“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叶开.“万物互联”时代的深阅读[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郑桂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吴梦捷(上海师范大学).今天,你“刷”了吗?[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胡礼湘(安徽无为襄安中学).“令尊”前面,能否加“你”?[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沈坤林,曹玉珍(浙江桐乡第一中学).切勿盲目崇拜“真题”——以浙江省新学业水平考试文学类阅读题为例[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成龙(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写作课的教学逻辑[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唐建国(上海松江一中).不可如此“笑纳”[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崔瑞芬(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提着竹篮为哪般?[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赵振翔(湖南株洲市第二中学).“然而”之后究竟省略了什么?[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董健(江苏宿迁中学).“还”字背后有深意[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刘勇(江苏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自我灵魂的对话与驳诘[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周萍(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有美一人[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郭静娟(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示弱”与“示范”[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版课标“课程性质”三问[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徐林(江西九江一中).灵感凭什么拜访你?[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于漪.《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李维鼎(长沙理工大学).审视:抓住与滑过[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
于龙.观点[J].语文学习,2016,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