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晨璐(广州美术学院).从失落与召唤的角度分析诗意中国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涂国生(国艺工作室).高温纯青花瓷板《峡江雲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邹明林(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乐雅陶瓷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山绿水 春暖花开》釉下五彩瓷作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王立新(中国艺术研究院).《雄风万里》[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李焱(苏州博物馆).简述唐代“南青北白”陶瓷文化[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吴渭阳.吴渭阳艺术作品欣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滕景龙(南平建阳新宸贸易有限公司).建盏的审美与文化[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陈丽宇(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美学基础下的日用陶瓷产品[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徐志伟.徐志伟艺术作品欣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卢雨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高科技陶瓷首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1期
  • 林娜,刘翰承,吴耀星,王国建(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用于陶瓷烧成温度测量的工业热电偶在线校准的必要性分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乔兰,王景,焦晶晶,刘淼(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关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李睿晗,崔茵(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文创产品中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董亮,吴元发,张璞(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内容与策略[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田光硕(吉首大学).湘西土陶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应用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马羚(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德化白瓷的艺术特色与传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尹赫男1,周秋韵2(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武警工程大学职业教育中心).现代生活陶艺的造物观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熊青珍,罗志强.美学“灵媒”陶瓷饰品设计——《艺术美学》与《陶瓷饰品设计》课程间有效“沟通”的壁垒合作[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王婼瑶(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地方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途径研究——以钧瓷技艺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廖珍琴(南平市建阳区硕丰建盏陶瓷研究所).现代建盏赏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陈长炼.谈德化白瓷雕塑艺术——从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说起,以佛像雕塑艺术为主题[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王子明1,李泰霖2,褚兴彪2(济南愚匠珠宝玉石有限公司;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醴陵釉下五彩瓷中工笔花鸟画装饰的技艺与实践解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冯忠民.山东史前白陶制作及烧成工艺研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钟鸣(中国艺术研究院;钟鸣陶艺工作室;中国工艺美术雕塑委员会;重庆市美术协会;重庆市雕塑协会;重庆市国学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湖北省三峡画院;重庆市荣昌开明画院;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陶瓷科学与艺术》编委会;东方国艺茶文化教育研修院).荣昌陶的传承与创新探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张超.论紫砂器《双线竹鼓》的造型艺术美学和器物哲学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张晞(浙江省龙泉市至德瓷坊).传统龙窑烧制与环境保护思考[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周云兰.福气满满,诸事顺利——浅析作品《诸事顺意》的造型艺术与内涵寓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陈育平.梅花料峭,暗香隐约——赏析《暗香壶》的意蕴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