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宁,马振兴,赵红玉(喀什大学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张健,李焕洲,唐彰国(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工学”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黎淼,晏中华,何丰(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电子电路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朱世敏,盛娟,王岩,孟亚坤(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中心).基于移动学习的BOPPPS对分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刘会衡(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王文新1,陈可欣1,刘建兰1,闫琳2(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党政办公室).工科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燃气输配”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林宪平1,周红梅2(广东理工学院会计学院;广东理工学院教务处).基于创新创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杨梅(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基于OBE理念的电子技术创新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谢红梅1,周勇2,陆荣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工程化课程教学探索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朱庆建1,张琴2(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型教学探索研究——以“移动通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朱娟(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移动通信”课程的“金课”建设探索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徐锋,赵延超,张丹,左敦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新工科”理念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机制探讨——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郭宝龙,张平平,张淑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新时代高等网络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刘喆(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新工科”教育改革探索——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刘兵1,刘明明2(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例化驱动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编译原理”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罗小巧(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
王敏1,周树道2,项杰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极轨卫星轨道报释义与应用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