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孟凤朝(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让创新成为企业腾飞的翅膀[J].铁道学报,2016,第3期
  • 王青元,吴鹏,冯晓云,张彦栋(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的城轨列车精确停车算法[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常建鹏1,陈振颂1,2,周国华3,李延来1,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前景理论的铁路应急预案多指标风险评估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朱光亚,吴广宁,韩伟峰,高国强,刘贤汭(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速列车静态升降弓时弓网电弧稳态特性仿真与分析[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黄刚1,2,罗意平1,张昌凡2,赵凯辉1,2(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扩展磁链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失磁在线监测[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王贺1,2,杨广庆2,刘华北3,刘伟超2,吴连海4(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动态行为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王孟钧,王涛,郑俊巍,张镇森(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铁路工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上官伟1,2,袁敏1,肖杰1,蔡伯根1,王剑1,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GNSS的列车定位单元设计与性能评估方法[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欧祖敏1,孙璐1,2,周杰1,赵国堂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美国华盛顿Catholic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铁路总公司).基于概率需求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温度荷载取值研究Ⅰ:轴向均匀温度作用[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卫晓娟,丁旺才,李宁洲,郭文志(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引力搜索RBF神经网络的机车齿轮箱故障诊断[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冯栋,赵林海(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TCR监测数据的JTC补偿电容容值估计方法[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张延庆,孙珂(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存在局部损伤时转动弹性支承铁路梁桥的位移影响线分析[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张小强1,庄乾秋1,陈宇2,刘丹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铁路集装箱班列动态舱位控制策略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陈宝春,赖秀英(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管混凝土收缩变形与钢管混凝土拱收缩应力[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石龙1,吴定俊2,李奇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考虑加载历程和梁轨相互作用的桥上轨道受力分析[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王斌杰1,赵方伟2,李强1(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散粒煤对敞车静压力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杨能普,韩梅,陈超,曹菁,康柳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基于动态Nadal限度的重车重心限制高度[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周果,赵会兵(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Markov决策过程的列控系统定量安全分析方法[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苟晨曦1,蔡伯根1,苗扬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多分辨率模型输出信息一致性维护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 何华武(中国铁路总公司).创新引领铁路发展新局面[J].铁道学报,2016,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