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铁道学报》对撰写中英文摘要的要求[J].铁道学报,2017,第4期
-
易强1,2,王平1,2,赵才友1,2,唐剑1,2,徐鸿3(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工程研究院).高架铁路环境噪声空间分布特性及控制措施效果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李诚,王小敏(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粒子群优化的ATO控制策略[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温旭(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运输研究所).铁路车流分配的树状径路优化模型及算法[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张业1,孙振旭1,郭迪龙1,杨国伟1,尚克明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风挡缝宽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丁智1,范俊靓1,张孟雅2,魏新江1,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铁列车荷载下原状土孔压及应变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邰博文1,岳祖润2,刘建坤1,沈宇鹏1,田亚护1,房建宏3(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严寒地区客专路堤阴阳面地温及变形差异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彭其渊1,2,李文新1,王艺儒1,钟庆伟1,孙建康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基于再生制动的地铁列车开行策略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汪洋生,张元海(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斜腹板薄壁箱梁横向内力分析及其参数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韦强1,叶建忠2,吴金洪1,喻学才1(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与轨道交通分院).轨道电路一次参数的两次短路测量方法[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刘旭1,周春平2,张开林1,姚远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工程系).基于缺口应力法的转向架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韩笑1,唐涛1,吕继东2,尚麟宇3(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基于失效日志的CTCS-3级列控车载子系统需求错误所致的失效致因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关虓1,牛荻涛2,肖前慧1,李强1(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气冻气融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及损伤层演化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吕龙,李建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列车制动和运行下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纵向振动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杨阳1,丁军君1,李芾1,戚壮1,蒋宽2(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基于RSM模型及NSGA-Ⅱ算法的低地板车辆曲线通过性能优化[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马晓川,徐井芒,王平(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道岔尖基轨相对运动对轮载转移与分配的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张有恒,朱晓宁,王力,赵佳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基于熵权法及COPRAS方法的应急物资供应商选择[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薛海1,2,李强1,刘文飞1(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失效概率的重载货车钩体的抗疲劳设计[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李阳1,刘明光2,钱学成3,王昕2,宗伟4,王金志5(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郑州铁路局新乡供电段).牵引供电系统中的GIC监测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王鹏1,2,刘护林2,邓华1,黄成2,刘国涛2(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基于应力-强度模型的DTECS-2设备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