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彭文龙1,2,廖晓明1,2(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系).重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动力机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祝高峰(重庆大学法学院).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主权的确立及其立法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李小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415名师生的实证[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马拥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道路自信与共产主义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韩文海1,2,邱国栋3(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契约性到非契约性:竞合理论演进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易益典(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共同过失视域下的监督过失犯罪[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王凌(中共宁波市委党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突破[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朱卫卿(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及其当代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张晶(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美育基地).宗炳与谢灵运:从佛学到山水美学[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吕华,罗文剑(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参与式预算:财政民主的可行性与限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刘斌斌1,2,左勇华3,4(南昌大学管理学院;南昌大学理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江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资金来源、创新模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王艳慧(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北方法学》).关系契约的理论功能与实定法表现[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陈国灿1,鲁玉洁2(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略论宋代东南沿海的海神崇拜现象——以两浙地区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张国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亲缘、地缘、学缘、业缘的叠合——论学衡派谱系中江西学人的交游网络与文化认同[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李小萍(山西大学文学院).从“遗产”到“资源”:中国当代语言保护观的形成与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郑苏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安石诗学思想的三个维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王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道德概念的两种理解——基于《共产党宣言》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韩冠群(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南宋嘉定末年皇位继承问题新考——以宁宗的旨意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韩许高,姚顺良(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Fetischismus”概念的三重内涵——从柯亨对宗教性与经济性物神现象的区分说起[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肖文海1,欧阳星2,姚晴2(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清洁能源价格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吴煦(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论客观目的解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甘小军1,潘永强1,2(海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特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论国有企业对非国有经济及整体经济的拖累[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陈飞(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研究的四个焦点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张立荣(山西大学国学院、文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苏辙的七律诗风与北宋元祐诗坛[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张鹏宇(兰州大学文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宋代诗派林立原因之文化观照[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巩潇泫(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欧盟气候政策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韩成军(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论新刑诉法背景下的侦查羁押制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陈彩云(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元代天妃祭祀与帝国海运秩序的维持[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宋晓希,黄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相国寺宝奎殿御书故事与两宋帝王政治运作[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 欧卫安(广州大学法学院).论被害人陈述的攻击性质证[J].江西社会科学,2016,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