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田宇倩,刘天然,范方媛,龚淑英,宋楚君(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有机酸的HPLC检测方法优化及其在白茶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王立峰1,厉珺1,徐斐然1,闫宇轩1,肖香2,王世杰3,艾连中4,王海鸥5(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麦发酵面团流变特性与风味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孙玮璇1,田金虎1,陈健乐2,陈士国1,刘东红1,叶兴乾1(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馥莉食品研究院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智能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提取方法对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组成及分子链构象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魏颖1,郭颖2,李明亮1,陈亮1,王雨辰1,姜盛2,谷瑞增1(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华狐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紫苏籽肽抗疲劳功效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王辉,郑淋,赵谋明,刘通讯(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热处理对金枪鱼肉体外消化产物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卢烽1,2,刘凤娇1,2,胡小松1,2,张燕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葡萄多酚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高血脂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张子睿1,2,3,4,田金虎1,2,3,4,张惠玲5,叶兴乾1,2,3,4,陈士国1,2,3,4(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智能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宁夏食品微生物应用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葡萄籽原花色素对马铃薯馒头中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田媛,吕重阳,张玲玲,徐幸莲,王虎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发酵肉制品中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肉蛋白的降解能力[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秦求思1,李思敏1,孟粉1,董烨1,毛海萍1,张益奇1,2,戴志远1,2(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基于鲜度的动力学模型预测鹰爪虾剩余货架期[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钟华晨1,2,张悦1,顾悦1,郑砚学1,纪亚楠1,王艳1,贺银凤1(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高产生物膜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胞外多糖分泌条件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雷萌萌1,赵蒙姣2,艾志录1,潘治利1,黄忠民1(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国家速冻米面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大宗粮食加工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冷链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冻藏条件对速冻黑芝麻汤圆品质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唐柳欢1,袁媛1,2,崔校基1,蔡洁1,梁盈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糖-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对各系统疾病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刘晓飞1,2,侯艳2,马京求2,程传兴2,张娜2,卢淑雯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发芽糙米糖蛋白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性能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廖钰婷,王贺莉,董天宇,杨萍,唐昆鹏,谭之磊,贾士儒(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分子质量ε-聚-L-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蔺泽雪1,2,秦婉瑜2,耿栋辉2,刘璐2,周素梅2,黄峻榕1,佟立涛2(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半干法磨粉过程中水分变化对糯米粉品质的调控机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郑振霄1,2,3,朱凯1,戴志远1,2,3(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DPA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郭允栋1,贾才华1,张宾佳1,牛猛1,赵思明1,黄汉英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基于食用植物油加工环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潘猛1,徐德昌1,孙永敢1,胡婕伦1,聂少平1,钟虹光2,尧梅香2,谢明勇1(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加食品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江西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药食同源食品对大鼠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陈卫,翟齐啸,方卿颖(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膳食因子对肠道菌群的靶向性调节[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李墨钊1,2,热米拉·阿扎提1,郑晓冬1,周文文1(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新疆特色奶疙瘩的菌群分析与抗衰老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于殿宇1,张星震1,仲文1,王宁1,王立琦2,秦兰霞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磷钨杂多酸的固定化及其酯化黑米花青素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冯琳,龚自明,刘盼盼,郑鹏程,郑琳,王雪萍,高士伟,桂安辉(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砖毛茶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谭颖,陈晓倩,付恒芳,朱旭萌,李春,刘丽波(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双歧杆菌C16 bif黏附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张晓富,周茜,袁静,韩雪,王颉,赵文(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天然牛磺酸对急性抑郁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徐永霞1,王瑞1,尹一鸣1,赵洪雷1,李学鹏1,仪淑敏1,王明丽2,周小敏3,励建荣1(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鱼肌球蛋白与腥味物质的结合作用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刘小芳1,刘建志1,唐一新1,2,孙伟红1,张辉珍3,冷凯良1,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极地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南极磷虾油改善虾青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丁天航,宋卫东,王教领,刘自畅,王明友,吴今姬,周德欢,周帆(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番茄红外辐射热脱皮试验工艺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侯殿志1,2,陈博睿2,王晗2,陈昶宇2,沈群2(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植物蛋白与谷物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绿豆皮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姚彩青,鄂晶晶,王俊国(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奶制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培养组学在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 于雷雷,张凌宇,张灏,翟齐啸,田丰伟,陈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苯并芘诱导Balb/c小鼠的生理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