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艳芳1,刘江涛1,刘勇2,崔显岳3,4,司晓博5(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内外基础地质数据更新现状与思考[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杨雅军,杨晓平,江斌,汪岩,庞雪娇(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时空分布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响应[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王涛1,2,张建军1,3,李舢1,3,童英1,2,3,郭磊1,3,张晓伟3,黄河1,3,张磊1,3,薛怀民3(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东北亚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时空演化:多重板块构造体制范围及叠合的鉴别证据[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高锐1,2,3,周卉1,卢占武2,郭晓玉1,李文辉2,王海燕2,李洪强3,熊小松3,黄兴富4,徐啸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青藏高原陆 ——陆碰撞与地壳生长的深部过程[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朱小辉1,2,陈丹玲2,冯益民1,任云飞2,张欣1(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地区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杨晓平,钟辉,杨雅军,江斌,钱程,马永非,张超(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重建:来自俯冲增生杂岩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寇彩化1,刘燕学1,李江2,李廷栋1,丁孝忠1,刘勇1,靳胜凯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四堡地区830 Ma辉长岩锆石SI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研究[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刘宝山1,程招勋2,寇林林1,邓昌州3,杨晓平1,张春鹏1,李成禄2,韩仁萍1(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对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响应[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侯方辉1,2,朱晓青1,2,张训华1,2,吴志强1,2,郭兴伟1,2,祁江豪1,2,温珍河1,2,王保军1,孟祥君1(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东部海域地质特征及一些重要大地构造界线在海区延伸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许可娟1,2,丁孝忠1,2,韩坤英1,2,刘敬稳3,凌宗成4,庞健峰1,2,王颖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编图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空间科学院研究学院).月球佩塔维厄斯幅(LQ-21)数字地质填图与区域地质演化特征[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徐盛林1,丁伟翠1,陈宣华1,李廷栋2,韩乐乐1,3,刘勇2,马飞宙4,王叶1(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地壳组成与生长:来自Sr-Nd-Pb同位素填图的证据[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吴国炜1,熊小松1,2,高锐3,陈宣华1,李英康4,王冠2,王小成5,任海东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北山构造带南部上地壳二维初至波层析成像[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刘勇1,李廷栋1,肖庆辉2,张克信3,朱小辉4,丁孝忠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洋板块地质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薛帅1,卢占武1,李文辉1,王光文1,王海燕1,梁宏达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青藏高原错那—沃卡裂谷中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田飞1,王永1,袁路朋1,汤文坤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碱湖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沉积有机质变化特征与指示意义[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李文辉1,王海燕1,高锐1,2,卢占武1,李洪强3,侯贺晟3,熊小松3,叶卓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研究[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张洪瑞,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碰撞带热结构与碰撞成矿系统[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张宗言1,2,刘祥3,李响1,2,柯学4,张楗钰1,2,徐亚东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广东雷州半岛晚渐新世—早更新世孢粉共存因子分析及古气候变化重建[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金铭1,2,丁孝忠1,2,韩坤英1,2,刘建忠3,凌宗成4,许可娟1,2,庞健峰1,2,邵天瑞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编图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设计[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张进1,曲军峰1,赵衡1,张北航1,刘建峰1,郑荣国1,杨亚琦1,牛鹏飞1,惠洁2,赵硕1,张义平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俯冲增生杂岩带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与后期变形的区别[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付顺1,2,赵应权3,王进军4,余瑜3,朱迎堂5,傅星喆6(成都理工大学数学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海南省地质局;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白垩纪羌塘地体西南缘的陆-陆碰撞:来自班怒带西段的花岗岩约束[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王明健1,2,潘军1,高红芳3,黄龙1,李霞1(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海北部—东海南部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凌媛1,2,王永1,王淑贤3,孙青3,李海兵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生物标志物在海洋和湖泊古生态系统和生产力重建中的应用[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万渝生1,董春艳1,李鹏川1,苗培森2,王惠初2,李建荣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山西省地质调查院).五台地区高凡群形成时代新证据:锆石SHRIMP U-Pb定年[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李文龙1,杨晓平2,钱程2,李成禄1,吕明奇1,程招勋1,王立佳1(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大兴安岭北段富克山岩浆弧的组成:对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制约[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张良1,2,张恒2,龚成强1,2,丁孝忠2,张传恒1,刘勇2,高林志2,刘燕学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滇中南中元古代撮科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卢占武1,高锐1,2,3,Simon KLEMPERER4,王海燕1,董树文3,5,李文辉1,李洪强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南京大学).喜马拉雅西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壳尺度的构造叠置[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任飞1,尹福光1,彭智敏1,潘桂棠1,魏栋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晚古生代辉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崔显岳1,陈柏林1,司晓博2,邓晋福2,冯艳芳3,肖庆辉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长乐—南澳构造带泉港临头片麻状英云闪长岩中岩浆绿帘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学前缘,2022,第2期
-
Faming Huang1,2,Jun Yan1,Xuanmei Fan2,Chi Yao1,Jinsong Huang3,Wei Chen4,Haoyuan Hong5(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Nancha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iscipline of Civil,Survey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Priority Research Centre for Geotech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Newcastle;College of Geology & Environment,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Regional Research,University of Vienna).Uncertainty pattern in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prediction modelling: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slide boundaries and spatial shape expressions[J].Geoscience Frontiers,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