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丽娟1,2,郭铌1,杨扬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于MODIS遥感资料估算高原地表潜热通量[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蔡晔1,林休休2(苏州环境监测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长江三角洲近岸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欧芷阳1,申文辉1,彭玉华1,庞世龙1,何琴飞1,黄小荣1,梁艳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平果县岩溶山地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曹明达1,2,周忠发1,2,潘艳喜1,2,张结1,2,殷超1,2,张绍云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喀斯特洞穴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指示——以贵州织金洞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王会京,谢宇光,王月惠(邢台学院).河北省大气污染对不同绿化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周小成,余治忠,汪小钦,鲁林(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亚米级遥感影像的土壤侵蚀治理成效监测评估——以福建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李党辉,谢敏,乔枫(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基于遥感的甘肃省庆阳市植被物候信息提取[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杨昭熙,杨钢桥,汪文雄,赵微,杨帆,徐雯(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资本视域下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行为机理[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梁元振,赵京考,吴德亮,王雪,张宏媛,仝利鹏,杨富娟,徐凤花(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秋施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3期
  • 刘鹏,陈荣蓉,杨朝现,信桂新,王金捷(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林秀珠1,李小斌2,李家兵3,饶清华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机会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张茹1,戴文婷1,刘兆顺2,董霁红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白城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董顺舟1,赵宇鸾1,2,李秀彬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于地形梯度的高原山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特征——以贵州省盘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李凤霞,赵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氮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灌淤土花椰菜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魏洪斌1,2,罗明1,鞠正山1,王军1,吴克宁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点评述与“十三五”研究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佟光臣1,林杰1,陈杭2,顾哲衍2,唐鹏1,张金池1(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986-2013年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陈磊1,田双清1,张宽2,陈文宽1(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郭荣中1,申海建2(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基于生态足迹的澧水流域生态补偿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宋成舜1,匡兵2,罗丽1,熊征1,翟文侠1(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耕地综合价值视角下武汉城市圈耕地保护补偿标准[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马芊红1,2,张光辉1,2,耿韧1,2,王兵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国水蚀区坡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王小博1,朱永清2,吴宜进1,刘晴日1,葛咏3,吴曼4(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甸区水土保持站).不同植被下降雨类型对红壤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李志友(安顺学院农学院).生物有机肥对蓝莓根区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白晓1,张兰慧1,王一博1,田杰1,贺缠生1,2,刘国华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旱区流域科学与水资源研究中心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地理系).祁连山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陈诚1,郝治邦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子牙河河务管理处).模拟降雨下不同坡度土壤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磷和钾素流失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王睿1,2,周立华1,3,陈勇1,赵敏敏1,2,郭秀丽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杭锦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韩蓉,唐湘玲(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玛纳斯河流域近14年多尺度粒度变化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马士彬1,2,3,安裕伦1,2,杨广斌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基于GIS的喀斯特区域不同岩性基底植被NDVI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张欣影1,宁秋蕊1,2,李守中1,2,姜良超1,2,刘溶1,张昊泽1,陶晶晶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针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 张军1,2,李鹏1,唐润芒3,贾春蓉2,王添1,汤珊珊1(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省丹汉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区划[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