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吕慧君(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从外国文化输入到中国文化输出:上海内山书店在中日出版文化交流中的媒介性研究[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武志勇,王泽坤(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平台生态环境中的大众出版:现实境遇与未来发展[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王长潇,卢秋竹(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听书抑或看书?——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媒介对阅读效果的影响[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何志荣(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具身视角下的技术与情绪:社会化阅读刷屏行动实践[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杨逐原(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平台、机制及新规则[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魏玉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新中国文学出版与阅读(1949—1966)[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王军(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文化资本视域下阅读素养内涵、积累机制及出版助力策略[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陈文敏1,林克勤2(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视界是屏的”:技术化观视的演进理路与视知觉体认[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张秀丽1,韩立新2(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失源”后记录事实的可证性研究[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康宏.低调的纪念——写在《编辑之友》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之际[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周洪海.本刊同仁,尚需努力[J].编辑之友,2021,第4期
  • 王莹(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网络社群生态建构研究[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郭军1,2,韩小谦1(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的创新转换[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陆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技术的视觉化——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杜恺健,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区分的印刷术与近代中国报业的读者想象(1815—1911)[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黄洪珍1,何日辉2(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供给侧“加码”与“6S”助力:我国报业供需协同与转型路径[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张祥志(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版权利益的失衡与制度修补[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韩晗(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双向启蒙:论现代印刷技术与中国近代市民文学——以文化产业为视角[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熊澄宇1,2,郑玄2(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有机运动”到“有机规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的新闻自由[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赵宇佳1,姜进章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VR数字出版:技术可供性视角下出版业的转向[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姚明(铜陵学院法学院).学术期刊法律治理研究——基于立法和司法裁判的实证分析[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 曹玉月(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基于爆款IP的微综艺内容生产逻辑与创新传播[J].编辑之友,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