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冰玉1,姜栋文1,回蔷1,柴筠2,陶凯1(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整形外科).微小RNA-205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郇京宁,陈昭宏,吴军(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严重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操作和管理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韩春茂,王新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国际烧伤协会烧伤救治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周克强1,苏映军2,贾赤宇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整形外科;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中弗氏完全佐剂对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唐黎珺1,张筱薇2,金俊俊2,李笑眉1,徐刚2(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慢性创面治疗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马琪敏,刘晓彬,伍国胜,侯文佳,范晓明,朱峰(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ICU).特重度成年烧伤患者休克期凝血特征及其预警价值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周克强,苏映军,贾赤宇(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整形外科;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大鼠结核性创面模型中完全弗氏佐剂对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李晓亮,叶向阳,李琰光,肖宏涛,赵孝开,张建,冯可,田社民,娄季鹤,夏成德(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瘢痕早期治疗共识(2020版)[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刘丹.院前转运时间超20分钟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生存率与血浆输注的关系:一项关于院前航空医疗运输血浆和创伤后严重出血控制临床试验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刘丹.创伤治疗与康复的潜在治疗药物:脱氢表雄酮[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朱海涛,曹玉珏,屠海霞,余斌,姜九龙,陈帆(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刘丹.跨膜蛋白173驱动脓毒症致死性血栓形成[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陆骋豪.门静脉导管祖细胞增殖促使创伤后持续性代谢亢进[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委员会.本刊2021年重点号专栏征稿启事[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委员会.本刊征稿征订启事[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中华医学烧伤外科学分会瘢痕学组).首届“亿帆杯”有奖征文评选结果公告[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委员会.本刊实行双盲审稿[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委员会.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2期
-
王爱1,马文国1,王成德2,张焕起1,刘飞3(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介入治疗科;德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贺婷婷,张修航,孔祥力,程丹,吴巍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出院前虚拟现实视频心理干预对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出院后情绪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杨丽,李娜,程静,韩军涛,胡大海(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烧伤与皮肤外科).脉冲染料激光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间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付小兵(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进一步重视在中国重要战略发展区域建立应对重大灾难事故(安全事件)和严重创(烧、战)伤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曹晓赞1,谢挺2,陆树良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糖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影响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化效应的受体途径[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周紫萱,姜耀男,肖仕初(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全军烧伤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烧伤暨烧创复合伤救治关键技术创新单元).原位成形可注射水凝胶特性及其促创面愈合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潘伊1,姜笃银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路青青1,吕国忠2,吕强1(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与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具有促血管化能力的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的细胞相容性及该敷料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
冀然1,张泽2,王文平1,张琼2,吕艳玲2,江旭品2,3,滕苗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强度电场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和小鼠表皮细胞运动性及CD9表达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