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利华1,宋慧1,尤敦学2(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学院;江苏久思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不同处理对大蒜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郭思亚1,熊伟1,张龙翼1,薛峰2,陈浩3,张崟1(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通威鱼有限公司;四川欣康绿食品有限公司).自热烤鱼制品的加热效果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强敏1,吕复强2,王韦岗1(镇江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主要理化指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吴丹枫,周晓燕,章海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四川干辣椒油树脂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朱映浩1,刘波2,黄为红2(靖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粉中胡椒碱的含量[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霍奕璇(辽宁省鞍山市工业研究院).低值鱼调味品发酵过程分子量分布的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沈晖(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蒜泥青椒的菌群分析与控制[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章迁,程万兴(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不同烹饪方式川菜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赵萌,蔡成固,刘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甜味蛋白Monellin及其基因工程[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王卉,王雪婷,王成华,曹洁(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位滴定法快速测定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的主含量[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于连富,毕蕾(抚顺独凤轩骨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骨汤料与中国餐饮新食代[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朱绍华1,杨光福2(昆明拓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玫瑰鲜花醋的试制[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张元嵩,周帆,蒋云升(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黔北风味辣子鸡酱制作工艺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周莹(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鸡肉重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孙一帆,梁新红,高莹莹,夏梦玉(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A.pasteurianus SP001酿造葡萄醋的工艺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7期
  • 崔震昆,毕继才,朱琳,张令文,郭慧娟(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研发麻辣猪肉佐餐酱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黄名正,李鑫(贵州理工学院).肉类产生风味差异的原因初探[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王冀宁,王妍雯,陈庭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刘红,陈燕芹,李玉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贵州省应用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提取小茴香总黄酮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杨园园,许乾丽,黎殊(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所).HPLC法同时测定辣椒面中碱性橙2,21,22和酸性橙II的含量[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刘享享,兰文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调味食品原料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韩卓涛1,2,王燕1,2,王延云1,2,廖化针1,2,胡强1,2(乐山师范学院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花椒油中的挥发性成分[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王新惠,张雅琳,张云峰,张巍,夏艳丽,苏蕊,刘力嘉(成都大学四川省肉类加工重点实验室).储藏温度对四川腊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权美平(渭南师范学院农商学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洋葱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艾有伟,侯温甫,张洁,王宏勋(武汉轻工大学).酱卤制品常用香辛料主效成分检测方法初步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杨卓1,王艳辉1,尹宝颖2,石海燕2(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植物生理和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干燥方法对香菇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黄秀锦,黄和升,王海平,李思阳(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荔枝草百合复合保健醋饮料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杨春敏(广州工商学院).高温类烹饪方式对食品安全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张茜,熊汉国(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马铃薯野猪肉糜脯的加工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 汤艳燕1,龙谋1,黄盛蓝1,周先容1,于丽红1,杜木英1,2(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西南大学中匈食品科学合作研究中心).不同色变泡萝卜中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