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旭东1,2,桑树勋1,2,3,4,周效志1,2,刘世奇3,4,韩思杰3,4,王梓良1,2,张守仁5,吴见5,张兵5(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基于煤储层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的CO2-ECBM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彭思涵,包妮沙,雷海梅,刘善军,杨天鸿(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成像高光谱技术的露天煤矿区复垦土壤剖面有机碳和全氮预测及制图[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杨现禹,解经宇,叶晓平,吕文军,代钊恺,蒋国盛,蔡记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低渗油藏CO2 地质封存矿物颗粒运移及注入堵塞机理[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聂小军,赵星辉,AMMARA Gill,洪雯雯,张合兵(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基于光谱特征指数与机器学习的矿区土壤煤源碳质量分数反演[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徐楠1,张永春1,2,3,毛庆1,3,赵一铭1,郭新闻1,2,3,陈绍云1,2,3(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有机胺电化学再生系统性能与影响因素[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刘英1,2,3,林家权1,岳辉1,2,毕银丽2,4,彭苏萍5(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荒漠化矿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孙杰1,2,刘亢2,谭克龙3,林中月4,桑树勋5,徐翰2,蒋喆4,韩思杰5,邹卓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CO2 地质封存GIS 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初探[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罗必雄1,张毅1,2,张力1,张武军1,2,程远林1,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领域碳系统结构优化和碳排放预测方法与实例验证[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赵志宏1,徐浩然1,2,陈思聪1,马峰3,王贵玲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雄安新区碳酸盐岩热储酸化压裂增产改造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杜晓楠1,白如雪1,桑鹏2,房立伟2,史月涛1(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鲁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部).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运行研究[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美合日阿依·穆太力普,李涛,顾文波,蔡武,薛庆楠,敬嘉珩,魏景阳,王骞(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气液渗流特性[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卞正富,桑树勋,薛勇.“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题 客座主编致读者[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路平1,张浩然1,任峰1,袁涛2,刘怡君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基于响应面法游湖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性碳交换通量[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曹淑艳1,徐勤飞1,张东玮1,黄岚1,龙菲1,张卫2(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煤炭在中国农村生活能源中的利用与退出路径[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代旭光1,2,3,王猛1,2,3,冯光俊2,3,郑司建1,任斌2,3,徐慎2,3(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超临界CO2-水-页岩作用矿物溶蚀/沉淀特征及其对页岩吸附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7期
  • 钱黎黎1,王彦鑫1,倪俊1,王爽1,顾衡2(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生物质水热炭改性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张庆贺1,2,3,王晓蕊2,3,4,袁亮1,2,4(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炭地下气化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程序开发及多场演化规律[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薛俊杰1,徐嘉龙1,马中青1,张志霄2,胡艳军3,王树荣4(浙江农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烘焙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气化产物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丁昌伟1,王新1,陈同俊2,余婷1(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贝叶斯优化的XGBoost在小断层地震解释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秦勇1,2,易同生1,周永锋1,杨磊1,王军1,金军1,2,汪凌霞1(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地下气化产业政策建设困境与破局对策[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于天潮1,张晓沛1,刘伟峰1,符冬菊2,刘旭光1(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酒糟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丛钰洲1,2,翟成1,2,余旭1,2,徐吉钊1,2,孙勇1,2,郑仰峰1,2,唐伟1,2(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液氮冷冲击煤的作用范围及力学损伤机理[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王鑫雨1,孙健超1,徐世明1,2,陶继业1,3,余波1,翟明4,周怀春1(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稻壳高温热解条件对焦结构演化的影响[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汪锦川1,徐德良1,卫俊涛1,李斌2,张书1,黄勇1,张红1(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纤维板水热转化氮在固液两相迁移与转化特性[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李国通,张玉明,熊青安,乔沛,李家州,张炜,陈哲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典型农林类生物质热解油裂解反应特性对比及其动力学研究[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马丹1,2,3,段宏宇1,4,张吉雄1,2,李樯1,李振华3,侯文涛1,杜锋3(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工程系).弱胶结断层岩体蠕变–冲蚀耦合突水模型[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 苏鑫1,2,3,刘静1,2,3,陈冠益4,姚金刚1,2,3,颜蓓蓓4,易维明1,3,程占军4,姚燕5,刘孝阳6,何建杰1,3,杨继开1(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研究进展[J].煤炭学报,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