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顾涛1,2,汪礼敏1,胡强1,梁秀兵3,付东兴2,陈永雄3,赵新明4,盛艳伟4(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有研增材技术有限公司).喷雾干燥结合等离子球化法制备NbMoTaWZr-HfC粉末的特性与组织演变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徐诗彤1,白勇1,姚美意1,黄建松1,胡丽娟1,林晓冬1,谢耀平1,梁雪2,彭剑超2,周邦新1(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微结构重点实验室).Cu对Zr-1Sn-0.35Fe-0.15Cr-0.10Nb合金在400℃含氧过热蒸气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谭昊天1,石凤健1,刘昂2,周虎1,郭宇航1,王雷刚3,朴南瑛1,张伟1(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立万精密制管有限公司;江苏大学).复合挤压对Mg-4Sn-2Al-1Z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陈今良1,2,冯中学1,易健宏1(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退火对液氮轧制CrCoNi中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吴昊1,张龙1,于佳石2,3,霍望图2,陈昊1(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iC/Ti层状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舒磊,李小兵,陈波,潜坤,张孟殊,薛鹏,刘奎(季华实验室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部).钨添加对含锰β凝固γ-TiAl合金热加工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顾佳澄1,彭剑1,2,缪新婷1,屠懿1(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省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CuCrZr铜合金高温阶梯疲劳与循环塑性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任梦1,2,刘玥池3,闫奇操4,5(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熔盐电解法制备单一Sm2Fe17合金相的机制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李智,胡德枫,葛毓立,宋万彤,刘崇宇(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纳米金属陶瓷复合层多步电沉积工艺及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刘泽人,赵孔勋,唐宇,李顺,张周然,朱利安,叶益聪,白书欣(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激光金属沉积Ti-Zr-Ta合金的制备及其冲击释能特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倪浩涵1,曾琦2,3,张恺4,田艳中5,王江伟1(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显微镜中心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粉末床熔融GH3536合金高温低周疲劳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姚汉新,江河,姚志浩,董建新(北京科技大学).超超临界机组转子钢FB2持久性能和组织演变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史振学,刘世忠,岳晓岱,王志成,李嘉荣(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Re含量对DD15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江海洋1,2,3,江福清2,3,王冰1,2,3,徐斌1,3,孙明月1,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核材料与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时效处理对Ti-6Al-3Nb-2Zr-Mo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董龙龙1,俞树荣1,李淑欣2,宋伟1(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TC4合金在人工海水和人工酸雨中的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王瑞芬1,2,施凯旋1,2,郭雄1,2,安胜利1,2,宋金玲1(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维BiOBr/g-C3N4光催化材料的构建及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来永军1,2,宁礼奎1,柳一川1,2,刘恩泽1,孟祥伦3,谭政1,2,佟健1,郑志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热处理对一种抗热腐蚀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张震1,吕书林1,吴树森1,郭威1,2,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及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B2-CuZr相增强非晶复合材料组织调控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杨鑫1,王风辉1,谷文萍2,赖杨凯1,孙晨皞1,刘世锋3,汤慧萍4(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工程学院).电子束选区熔化热行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胡昌义,胡晋铨,魏燕,王献,蔡宏中,陈力,张贵学,高勤琴(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铼材料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陈毓美,刘权震,刘安国,侯秀丽(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Mg-3Y合金大应变量轧制过程中的孪生辅助动态再结晶及组织演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肖孝鹏1,2,董文超1,李殿中1,李依依1,3,陆善平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残余应力对Super304H焊缝金属再热裂纹敏感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王琛,曾超凡,路文墨,宁海玥,马飞(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Al2O3钝化层对a-IGZO薄膜晶体管电性能的增强机制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肖鹏华1,王磊1,汤莹莹2,肖琳1,夏春1,刘奋成1,柯黎明1(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CMT-Pin增材制备GH4169高温合金柱形阵列成形工艺和组织特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李彬1,申莹莹1,冯琼2,王晟1,杜雪岩1(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熔融镍渣等温氧化动力学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尉时通1,郑精武1,李荣耀1,2,卢卓玮1,黄珩1,朱俊辉1,乔梁1,蔡伟1,陈海波1,2,应耀1,李旺昌1,余靓1,车声雷1(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杭州千石科技有限公司).高密度块状钐铁氮磁体制备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许辉1,2,郭延军1,王江伟2,王鲁1,郦晓慧1,乔立捷1,邱质彬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材料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型燃气轮机透平GTD111叶片长期服役后微观组织与性能退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靖振权1,孙彦辉1,陈炼2,耿乃涛3,郑友平3,彭力3,王莹3(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钛合金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电流、磁场和电磁力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李博新1,牛嘉乐1,封志斌1,莫太骞2,王鹏举3(西安工程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宏江机械有限公司).温轧路径对钛/钢爆炸复合板抗剪切强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 李岩1,2,刘琪1,李聚才2,刘翠荣1,2,吴志生1(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筹备处).钛/铝爆炸焊接界面扩散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