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邹文萱1,2,沈菊培1,2,张丽梅1,2,胡盎3,王建军4,贺纪正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定量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李紫微1,2,白林燕2,冯建中3,刘帅4,段晨阳2,张宇杰2(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典型城市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武威,柴文云,范珍,李金虎,鲁璐,徐湛禹,王振(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三级串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彭莉1,2,梁国付1,2,求朋威1,2(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市城市水系微生境特征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苏蔚1,宋以刚2,祁敏1,杜芳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几何形态分析的栎属白栎组叶片形态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恒1,杨雨1,王柏杰1,萨如拉1,铁牛1,2,张秋良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可燃物燃烧释放PM2.5中水溶性离子排放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王茜1,赵筱青1,普军伟2,岳启发1,陈星宇2,石小倩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滇东南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何洁,严友进,易兴松,王勇,戴全厚(贵州大学林学院).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及其与植物相互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刘美1,马志良2(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魏伟1,2,俞啸1,张梦真1,张娟1,袁涛1,刘春芳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1995—2018年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化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丙磊,王冲,刘萌丽(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蚯蚓对土壤-植物系统生态修复作用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雨芊,孟玉川,宋泓苇,杜成鸿,向淇云(四川大学水力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典型林区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仲富1,2,喻庆国1,2,王行1,2,刘会会1,2,赵亚川1,2,谢雪杨1,2,张萌1,2,耿玮1,2(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对碧塔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玉萍1,2,高会会2,张峰2,程李香2,孙文斌2(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珠芽蓼叶片对海拔变化的表型可塑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崔玉华1,韩有志1,张梦弢1,杨秀清1,赵占合2(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不同干扰强度下针阔混交林树种空间格局及种间关联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靳1,2,康荣华1,3,于浩明1,2,王莹莹1,2,姚萌1,2,方运霆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辽宁省稳定同位素技术重点实验室).土壤水分对土壤产生气态氮的厌氧微生物过程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果树品质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锌对苹果果实膨大期叶片13C光合产物合成及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子昂1,吴峰1,戴小杰1,李云凯1,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基于多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热带大西洋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彭凯秀1,2,崔艳梅2,3,姜芳2,3,李凡2,3,徐炳庆2,3,张华威2,3,田秀慧2,3,徐英江2,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不同产地三疣梭子蟹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及原产地溯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君1,2,3,付智勇1,2,陈洪松1,2,连晋姣1,2,覃常4(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西南喀斯特白云岩坡地土壤-表层岩溶带结构及水文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军邦1,赵烜岚1,叶辉2,张志军3,何洪林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蒸散遥感产品集成——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孙倩倩1,刘超1,2,郑蓓君3,4(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学院;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基于ICEEMDAN方法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铭1,2,3,李兴丽1,董彦民1,王升忠1,2,3,刘波3,4,姜明3,4,王国栋3,4(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山湿地与生态过程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长白山区苔草泥炭沼泽植物物种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梓洋1,2,石培基1,2,张学斌1,2,王莹书1,2,谢晓艺1,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兰州市城镇用地扩展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淼1,2,刘顺1,2,许格希1,2,史作民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四川米亚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土壤剖面碳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的垂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高娅1,2,何凌仙子3,2,贾志清1,2,李清雪3,2,戴捷3,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降雨对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欣1,贾国栋1,2,邓文平3,刘自强4,刘子赫1,邱贵福5,李文立5(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张家口市塞北林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季节性干旱地区典型树种长期水分利用特征与模式[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武昱鑫1,张永娥2,贾国栋1,王渝凇1,余新晓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基于多种同位素模型的侧柏林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定量拆分[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