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唐雨倩,吴晓奕,宗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成都青羊区背街小巷行道树孢粉致敏风险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6期
  • 赵旭1,鲁绍伟1,2,李少宁1,2,徐晓天2,赵娜2(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暖温带典型树种春季物候期水溶性化合物δ13C变化规律[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6期
  • 于贵瑞1,2,杨萌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生态价值、生态资产管理及价值实现的生态经济学基础研究——科学概念、基础理论及实现途径[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蔡天贵,张龙,张晋东(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生态风险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刘彩娟,吕春雨,艾希珍,毕焕改(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果蔬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黄腐酸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王慧,王冬梅,张泽洲,任怀新,黄薇,谢正丰(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抗氧化能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马铭婧1,2,郗凤明1,尹岩1,邴龙飞1,王娇月1,张文凤1,2,牛乐1,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碳中和视角下秸秆处置方式对碳源汇的贡献[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陈禹光1,2,乐新贵3,陈宇涵4,程武学5,6,杜金贵1,2,钟全林1,2,程栋梁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杉木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林志敏1,李洲2,翁佩莹1,吴冬青3,邹京南3,庞孜钦1,林文雄3,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测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再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足迹[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闫嘉杰,李凤日,谢龙飞,苗铮,董利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混交比例对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高翔1,2,周宇1,2,孟平1,2,裴松义3,张劲松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有建平县黑水机械化林场).辽西樟子松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汪亚芳1,2,刘宗悦3,张宝刚1,2,余树全3,蔡延江1,2(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入侵毛竹皆伐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王海珍1,2,陆宇明1,2,张磊1,2,李啸灵1,2,林伟盛1,2,郭剑芬1,2(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采伐剩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杨乐1,2,何莹3,李东宾4,岳春雷1,朱弘1,张飞英1,李贺鹏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吉县自然资源保护中心;宁波市林场).旱化对浙江山地沼泽湿地土壤与植物碳氮磷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王鑫厅1,王殿杰1,李海兵2,邰阳3,姜超4,刘芳1,李素英1,苗百岭5(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内蒙古珊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点格局研究过程中K-函数的累积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白美霞1,司徒高铭1,李松昊2,邬奇峰2,梁辰飞1,秦华1,陈俊辉1(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生物质炭配施有机物料对贫瘠红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石春茂1,2,罗娅1,2,杨胜天3,4,周秋文1,2,余军林5,刘洋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师范大学生态文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干热河谷区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刘玉祯,刘文亭,杨晓霞,李彩弟,冯斌,俞旸,张春平,董全民(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放牧对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Meta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侯雅琳1,2,3,韩广轩2,3,朱连奇1,李新鸽2,3,周英锋4,许景伟5(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模拟降雨量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张悦,谢龙飞,董利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落叶松含碳率分析及含碳量异速生长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杨文松1,2,容丽1,2,叶天木1,2,王梦洁1,2,李璇1,2,王琪1,2,李婷婷1,2,曾珍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黔中喀斯特次生林优势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马汶菲,李景玉(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从藻类生理生态学角度解析绿潮爆发的内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李英浩1,王琦1,赵宝平1,米俊珍1,柳妍娣1,张志芬2,刘景辉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水分和腐植酸对燕麦果聚糖代谢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李海防,俞洁蕾,邵西宁,周春玲(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半湿润地区城市绿地灌木的截留集水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吕基新,赖勇,耿守保,陈升忠(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199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动态演替特征及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赖丽华1,2,张申增1,陆丽仪1,林坤1,吕少梁1,2,曾嘉维1,2,陈海刚3,王学锋1,2(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2017—2020年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种群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吴磊1,孙奇1,赵骥民2,王德利1,张彦文1,2,3(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东学院农学院).花部重金属积累对植物-传粉昆虫互惠关系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 夏允1,2,施佳淇1,2,肖华翠1,2,王全成1,2,杨柳明1,2,3,范跃新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亚热带砂岩发育森林土壤酚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