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Chen Fahu,Xie Tingting,Yang Yujie,Chen Shengqian,Chen Feng,Huang Wei,Chen Jie.Discussion of the "warming and wetting" trend and its future variation in the drylands of Northwest China under global warming[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Nie Haikuan,Liu Quanyou,Dang Wei,Li Pei,Su Haikun,Bao Hanyong,Xiong Liang,Liu Zhujiang,Sun Chuanxiang,Zhang Peixian.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shale-type helium:A case study of Wufeng Formation-Longmaxi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刘婷1,2,高艳秋1,2,宋讯殊1,2,高川3,4,陶灵江5,唐佑民6,7,段晚锁8,张荣华9,4,陈大可1,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崂山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海洋学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一个ENSO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介绍[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程猛1,2,3,张子虎1,3,金承胜4,魏巍5,王海洋6,Thomas J.ALGEO2,7,8,李超1,2,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与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of Geology,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寒武纪早期南华盆地盐度及水文动力学过程重建[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Liu Runchuan,He Huaiyu,Smith Thomas,Ye Hanqing,Wang Huapei,Zhang Xuhang,Su Fei,Liu Ziheng,Guo Wei,Yang Peng,Zhang Chuantong,Xue Dingshuai,Cao Ting,Li Jiannan,Jiang Xuelong,He Ye,Lu Chao.Impact history and origin of lunar meteorite Northwest Africa 15528[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刘润川1,2,3,贺怀宇1,2,3,Thomas SMITH1,2,3,叶汉青1,2,3,王华沛4,张徐航1,2,3,苏菲1,2,3,刘子恒1,2,3,郭伟1,2,3,杨鹏5,张川统6,薛丁帅1,2,3,曹婷4,李健楠1,2,3,蒋学龙4,何叶1,2,3,陆超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古地磁与行星磁学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月球高地陨石NWA 15528撞击历史及源区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Dai Kun,Zheng Yong,Guo Rumeng,Xu Jianqiao.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shock and aftershocks of the 2019 Changning earthquake sequence:Implications for fluid effects[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Ma Xiaoqing,Yin Zhicong,Cao Bufan,Wang Huijun.Meteorological influences on co-occurrence of O_3 and PM_(2.5) pollution and implication for emission reductions in Beijing-Tianjin-Hebei[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Cheng Meng,Zhang Zihu,Jin Chengsheng,Wei Wei,Wang Haiyang,Algeo Thomas J,Li Chao.Salinity variation and hydrographic dynamics in the early Cambrian Nanhua Basin(South China)[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Wang Wenqiang,Li Yilong,Zhang Zhenguo,Xin Danhua,He Zhongqiu,Zhang Wei,Chen Xiaofei.Rapid estimation of disaster losses for the M6.8 Luding earthquake on September 5, 2022[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Tao Chunhui,Guo Zhikui,Liang Jin,Ding Teng,Yang Weifang,Liao Shili,Chen Ming,Zhou Fei,Chen Jie,Wang Nannan,Liu Xiaohe,Zhou Jianping.Sulfide metallogenic model for the ultraslow-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Han Rubing,Yang Dinghui,Li Qiusheng,Huang Rong,Zhang Hongshuang,Li Jiangtao,Chen Hao,Ye Zhuo,Fu Wei.Receiver function imaging of dense seismic array and deep dynamic mechanism beneath the eastern South China[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6期
  • 杨元喜1,2,任夏1,2,贾小林1,2,孙碧娇1,2(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测绘研究所).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安全PNT体系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王国成1,2,3,肖浏骏1,林子祺2,4,张晴2,郭晓伟1,Annette COWIE5,张帅1,王明明1,陈颂超1,张甘霖6,史舟1,7,8,孙文娟9,罗忠奎1,7,8(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New South Wales 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根系碳输入对非根际土壤碳库贡献的全球定量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李倩惠1,2,张宏昇2,张小曳3,蔡旭晖4,靳茜芃4,张璐2,宋宇4,康凌4,胡非5,朱彤4(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气候与海-气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平原霾污染天气大气边界层空间结构综合观测——COATS实验[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王未来1,蔡光耀1,来贵娟1,曾宪伟2,包晶晶1,张龙1,宿君3,陈明飞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基于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银川盆地下方正断层系统三维壳幔S波速度结构[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旷红伟1,彭楠1,柳永清1,王玉冲1,2,崔明明1,陈骁帅1,乔大伟1,祁柯宁1,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华北克拉通下马岭组与龙山组之间存在大型不整合吗?[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阳坤1,2,陈莹莹2,拉珠3,詹昌辉2,令小艳2,周旭2,姜尧志1,2,姚向楠1,卢麾1,马小刚1,欧阳琳1,潘伟2,任扬航1,2,邵长坤1,田佳鑫1,2,王岩4,杨桦2,岳思妤1,张可5,赵定池1,赵龙5,周建宏1,邹宓君1(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生态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藏高原暖季中西部的断面降雨观测:系统设计与初步结果[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徐一凡1,2,刘焕平1,2,杨宇峰1,3,沈洪涛3,张睿敏3,王成1,2,黄志坚1,2,何建国1,2,4,贺志理1,2,4,颜庆云1,2,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点实验室;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海藻江蓠(Gracilaria)栽培碳汇潜力评估及甲烷减排情景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漆信贤1,2,黄贤金1,2,宋娅娅1,王丹阳1,仲天泽1,刘泽淼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基于供需分离加剧的近30年来中国谷物碳排放转移时空演变[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陈秋荷1,2,3,李昭4,马永超5,6,7,周振宇8,杨晓燕9(武警警官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四川大学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福建南山遗址水稻植硅体遗存看水稻在东南地区的利用历史[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胡秀1,2,鲁鹏3,李有利1,莫多闻1,顾万发4,刘晴日1,郭爱伦1,陈盼盼3,王辉5,田燕3,汪旭4,胡亚毅4,张吉钦4,王振3,罗全星1,许俊杰6(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史前地震加速早期中国“河洛古国”的衰落[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高涛1,张平中1,程海2,3,张磊磊1,李新虎1,石宏宇1,贾伟1,宁有丰2,李瀚瑛2,R.Lawrence EDWARDS3(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青藏高原东部MIS5e早期亚洲夏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的年纹层石笋印迹[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王宗辰1,徐志国1,2,原野1,2,杨怀玮1,孙立宁1,王培涛1,2,范婷婷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海啸对中国沿海的影响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陈瑶,鹿化煜,吴会娟,王菁菁,吕娜娜(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育部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全球沙漠变化的气候影响[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Hu Xiu,Lu Peng,Li Youli,Mo Duowen,Gu Wanfa,Liu Qingri,Guo Ailun,Chen Panpan,Wang Hui,Tian Yan,Wang Xu,Hu Yayi,Zhang Jiqin,Wang Zhen,Luo Quanxing,Xu Junjie.Prehistoric damaging earthquake promoted the decline of "Heluo Ancient State" in Early China[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Chen Chongtai,Fang Yin,Chen Yingjun,Lin Tian,Wu Fengchang.Dissolved black carbon concentrations i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the Bohai Sea[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 Qi Xinxian,Huang Xianjin,Song Yaya,Wang Danyang,Zhong Tianze,Liu Zemiao.Grain carbon emission transfer and its spatiotemporal shifts based on the increasing supply-demand separ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