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雷磊(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朱熹的图书出版活动及效果[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林桂珠(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慕课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实践和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王碧宝(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视域下厚植工匠文化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颜宝琴,孙嘉(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汉译本的译注功能 ——以冷杉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马珍珍(延安大学文学院).论上官婉儿诗歌的审美特点及诗史意义[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查慧(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交往行为理论[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赵亮(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弃“虚幻的共同体”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国家观及其当代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肖铭(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尤溪工作站).白鹿洞办学思想在基层电大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袁璐青(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动画电影中情感表征的图像转喻和隐喻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小哪吒形象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万齐岭(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连带”与“脱亚”的共谋 ——近代早期日本“亚细亚主义”悖论性格之新探[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武夷学院学报》编辑部).《武夷学院学报》投稿须知[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孟阳1,高岳芳1,王飞权2,肖斌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泾阳茯茶茶艺中引入秦筝文化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欧亚利(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形式美在闽南传统建筑石雕图案中的表现[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李宗妮(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虚实”美学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赵娟1,张卫1,黄婕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培育[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吴冰冰(武夷学院统战文化武夷山研究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曾昭望(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共同体的时代呈现[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薛彦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明册封琉球副使王士桢为杨元山所撰墓志铭考释[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林德时(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特色路径探讨[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詹兰芳1,吴蕴君2(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福建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大学生下乡创业路径探究 ——基于福州乡村创新创造创业环境调研结果[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官敏华(武夷学院人事处).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教师“双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黄小燕(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时闻中的语音隐喻特征和作者意图探究[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李若楠(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意象图式对隐喻及转喻产生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力 ——以“过”的多义研究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黄利剑(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浅析福建古村落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陈利华(武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罗从彦受学杨时考[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吴玉姣(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休谟法治思想的阐释及其对法治现代化的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赵玮(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于腾(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英语世界汉学研究视域下库寿龄研究 ——以其汉学著作为考察对象[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
苏雪敏(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有毒”的模因解读及其语用功能[J].武夷学院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