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叶为民1,孔令伟2,胡瑞林3,查甫生4,石胜伟5,刘樟荣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膨胀土滑坡与工程边坡新型防治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杨启贵1,张传健1,颜天佑2,刘琪2,李建贺2(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距离调水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集成研究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凌贤长1,罗军2,耿琳3,唐亮1(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季节冻土区非饱和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邬爱清,吴庆华(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堤防险情演化机制与隐患快速探测及应急抢险技术装备[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朱武1,张勤1,朱建军2,黄观文1,王彦平3,朱鸿鹄4,胡伟5,胡俊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特大滑坡实时监测预警与技术装备研发[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盛金保1,2,向衍1,2,杨德玮1,2,严吉皞1,2,董凯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重点实验室).水库大坝安全诊断与智慧管理关键技术与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汪小刚1,陈益峰2,卢波3,王玉杰1,徐卫亚4,杨强5,张希巍6(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河海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枢纽工程重要构筑物(群)与地质环境互馈作用机制与控制技术[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邹德高1,2,刘京茂1,2,孔宪京1,2,陈楷1,2,屈永倩1,2,宁凡伟1,2,龚瑾1,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强震作用下特高土石坝多耦合体系损伤演化机理及安全评价准则[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蔡正银1,张晨2,朱洵2,黄英豪2,王羿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高寒区长距离供水工程能力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陈生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重点实验室).高土石坝变形破坏过程预测理论和防控技术创新[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蔡耀军1,2;周招2;杨兴国3;魏迎奇4;郑东健5;彭文祥1,6;钟启明7;王衡8(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堰塞湖风险评估快速检测与应急抢险技术和装备研发[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张宗亮1,何宁2,3,周彦章2,3,王环玲4,赵春5,张嘎6,肖恩尚7,3(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堰塞坝险情处置与开发利用保障技术与装备研发[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蔡正银(《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前言[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本刊编辑部.《岩土工程学报》征订启事[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7期
  • 孙越1,2,肖杨1,2,周伟1,2,刘汉龙1,2,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钙质砂和石英砂压缩下的颗粒破碎与形状演化[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余涛1,方勇1,姚志刚1,蒲松1,叶来宾1,赵光明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隧道预应力锚杆锚固结构承载效应及围岩力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左政1,2,杨广庆1,3,王贺1,3,许淋颖4,靳静5,梁训美6(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土工格室规格对加筋土剪切性能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荣腾龙1,2,刘克柳1,周宏伟3,4,关灿1,陈岩1,2,任伟光5(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采动应力下深部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赵常1,何想1,胡冉2,刘汉龙1,谢强1,王誉泽3,吴焕然1,肖杨1(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微生物矿化动力学理论与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穆青翼1,2,3,郑建国4,3,于永堂4,3,孟龙龙1,刘芬良1(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陕西省特殊岩土性质与处理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时域反射技术(TDR)的黄土湿陷原位评价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潘立友,牛衍凯,寇天司(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研究院).深部复杂立体边界采场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梁越1,2,代磊1,2,魏琦3(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基于透明土和粒子示踪技术的渗流侵蚀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张奇华1,胡惠华2,张煜3,赵雪莲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块体稳定分析中传统赤平投影与全空间赤平投影对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刘磊1,李睿1,秦浩1,刘洋2(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安徽省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建筑大学)).高温后深部矽卡岩动力学特性及微观破坏机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庄海洋1,2,赵畅1,于旭2,3,陈国兴2(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液化地基上隔震结构群桩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梅松华1,盛谦2,3,崔臻2,3,4,梅贤丞2,3(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湖南省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暨南大学重大工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黏弹性阻尼减震层的吸能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 刘飞禹1,符军1,王军2,李婧婷1,应梦杰1(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橡胶掺量对格栅–橡胶砂界面宏细观剪切特性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