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郝海洪(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科技劳动教育路径探赜——以马克思科技异化为理论视角[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郭强,弓晶(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调适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王超品,扣兰迪(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发展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谢玉进(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问题链教学”推动思政课深度创新[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黄刚,刘丽霞(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杨才林,李林英,王立群(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刘俊娉(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即兴戏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彭庆红,刘丽敏,段晓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马院”的建设及应用[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王衡(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协同创新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引领力的思政课“金字招牌”[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王雯姝(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开设高质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1期
  • 杜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须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9期
  • 赵猛(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高校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经验启示及问题对策[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C1期
  • 朱晓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C1期
  • 庞然,王东,英启雷(北京化工大学保卫处).新时代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C1期
  • 宁焕生,殷锐,周芳(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高校留学生培养工作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9期
  • 张斌1,2,李爽1,2(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处;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我同一性理论视域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9期
  • 旋天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发挥高校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思想政治育人作用[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C1期
  •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赓续红色血脉 开创特色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C1期
  • 赵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站稳人民立场 办好高等艺术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