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7期
  • 古启雄1,2,黄震1,2,钟文1,2,3,李仕杰4,吴云5,巫宇帆1,2(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深部脉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高温循环后花岗岩孔隙结构与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宋洋1,范波2,王贺平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虑法向应力与岩石强度的加锚节理岩体剪切力学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范勇1,2,孙金山1,3,贾永胜1,3,姚颖康1,3,张震1,3,杜宇翔1,3(江汉大学湖北省爆破工程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湖北省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地应力硐室光面爆破孔间应力相互作用与成缝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陈光波1,2,李谭1,2,张国华3,李建伟1,刘刚3,贺永亮4,5,李元1(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太原科技大学煤矿粉尘智能监测与防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剩余能量释放速率指数的煤岩组合体冲击倾向性判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孔祥国1,2,3,杨送瑞1,3,王恩元2,李树刚1,3,林海飞1,3,季鹏飞1,3(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冲击载荷瞬时扰动原煤试样破裂演化及瓦斯放散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芮瑞1,蒋旺1,徐杨青2,夏荣基1,Edo Ekata Emmanuel1,丁锐恒1(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刚性挡土墙位移模式对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李然(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埋三孔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其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李江山1,2,3,李滨2,3,殷跃平3,4,崔芳鹏1,高杨2,3,万佳威2,3,李军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强降雨诱发作用下岩溶山体滑坡机制研究——以关岭滑坡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邓华锋1,陈天楠1,李建林1,肖瑶1,张恒宾1,李涛1,陈兴周2(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峰前卸荷损伤灰岩的再加载力学性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唐红梅,周福川,宋刚,杨健,毛柯洁,苗梦琦(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酸蚀水致灰岩动态弱化机制及试验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李干1,陶志刚2,孙晓明2,朱淳3(宁波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岩石力学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岩体安全系数的巷道协同锚固支护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高峰1,2,黄兴3,刘泉声1,2,殷欣1,2,伯音1,2,王心语1,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多模型迁移学习的隧(巷)道机械化掘进装备控制参数自主决策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徐晓鼎1,2,周跃进1,高玉兵2,付强2,魏兴见2(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基于“三铰拱–弹簧”模型的复合底板巷道非对称底鼓机制及卸压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陈治1,2,杨凡杰1,周辉1,周红波3,张传庆1,李志4,陈四利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考虑施工期应力调整的浅埋地下厂房围岩破坏模式分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相懋龙1,阳军生1,包德勇2,李林毅1,傅金阳1,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隧道体外排水深埋中心水沟设计参数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王体强1,2,王永志1,2,梁小丛3,王德咏3,陈卓识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超重力模型试验干–饱和砂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董建华1,2,郑亚林1,2,吴晓磊1,2(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减小负摩阻力履带桩的研发及力学特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王林枫1,2,3,刘新荣1,2,3,周小涵1,2,3,刘鹏1,2,3,李隆平4,赵顺磊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岩质地层牛腿抗浮结构剪切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张海娜1,2,3,胡瑞奇1,2,常锦3,4,陈从新5,郑允5,吴润富1,2,江欣悦1,2(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反倾岩质边坡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分析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本刊编辑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6期
  • 章慧健,牛晓宇,刘功宁,刘秋阳,苗龙刚,刘伟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既有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下密贴下穿通道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刘保国1,于明圆1,孙景来2,黄芮1,邓廷邦1(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政工程研究院).水–力耦合作用下页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张玉芳1,袁坤1,周文皎1,范家玮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门源地震对跨冷龙岭断层的大梁隧道结构变形特征和地表裂缝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吕思清,朱杰兵,汪斌,祝永锁(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含开口裂隙砂岩宏细观损伤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王宇1,2,翟成1,2,余旭1,2,孙勇1,2,丛钰洲1,2(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作用下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动力学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刘慧1,杨更社1,申艳军2,叶万军1,奚家米1,金龙3,魏尧3,李博融3,刘帅1(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冻融–受荷协同作用下砂岩细观损伤演化CT可视化定量表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张全1,邹俊鹏1,吴坤波1,焦玉勇1,王超2,闫宪洋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部采煤上覆关键层破断诱发矿震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 干飞1,2,郑刚2,曹腾1,周海祚2,姜志恒1,李美霖1,毕靖1,李亚林3(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贵州中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直斜交替组合钢管桩支挡结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