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敏1,孙颖1,吕慎敏2,曾鹏轩3,刘倩4,傅晨4(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聪明核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基于教学胜任力的师范生计算思维评价量表开发 ——以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与思维教学理论为支点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汪维富1,毛美娟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多模态学习分析:理解与评价真实学习的新路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刘邦奇,张金霞,许佳慧,胡婷婷,朱广袤(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智能技术赋能因材施教:技术框架、行业特点及趋势 ——基于智能教育行业发展实证数据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冯友梅1,颜士刚1,李艺2(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知识到素养:聚焦知识的整体人培养何以可能[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雷励华1,张子石2,金义富3(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岭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内涵演变与提升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黄昌勤1,涂雅欣2,俞建慧1,蒋凡1,李明喜3(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数据驱动的在线学习倦怠预警模型研究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孙众1,吕恺悦1,施智平2,骆力明1(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TESTII 框架:人工智能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发展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马宁1,杜蕾2,张燕玲2,崔志军3,郭佳惠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省青岛中学).群体知识图谱建构对教师在线学习与交互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靖东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的计算主义及超越[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张妮1,刘清堂2,刘军1,徐苏晓2,杨琳1,李玲玲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协同课例研修对学生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田媛,亓栀,黄湘琳,向虹钰,汪颖(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线索促进在线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张敏霞,王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石晋阳,陈刚(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论儿童编程学习中反思性思维的发生[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周榕,侯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STEM 学习中的“探究”:杜威探究认识论的赋义与释读[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苟江凤1,王楠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场馆学习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场馆中教学项目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赵兴龙,黄天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实现路径:基于数字校园2.0 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郭绍青(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秘书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第三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评奖公告[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郑旭东1,马云飞1,岳婷燕2(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技术创新教师发展的新指南[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祝智庭1,韩中美2,黄昌勤2(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人工智能(eAI):人本人工智能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丁妍1,范慧慧2,苏永康3,阿茹娜1,刘翼婷4(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 ——以全国30 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杨彦军,张佳慧,吴丹(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STEM 素养的内涵及结构框架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陈羽洁,张义兵,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素养是什么? ——基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知识观的演绎[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邓国民1,徐新斐2,朱永海3(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混合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潜在剖面分析及行为过程挖掘[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屠明将1,刘义兵2,吴南中3(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开放大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基于VR 的分布式教学:理论模型与实现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刁均峰1,韩锡斌1,张屹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分析 ——基于28 所职业院校的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潘巧明,赵静华,王志临,张太志(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从时空分离到虚实融合:疫情后精准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21,第1期
|